本报记者宋贝贝
驾驶生产抢修车送孩子上辅导班,群众举报后被解雇.....今年以来,东营市纪委继续深化实施“效能东营”建设,开展“慵懒散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效能投诉受理与查处,定期公开曝光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29日记者从东营市发展环境办公室了解到,东营市已开展了3次治理“庸懒散”集中明察暗访,公开通报典型案件13起,处理责任人22人。
五天内办结
办不完部门得给个“说法”
东营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投诉受理科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投诉事项的难易急缓、人员级别等情况,“效能110”实行分级分类查办制度,对于基层、企业、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简化审批程序,马上督促办理。所有投诉问题要求1天内报批,5天内反馈办理结果。“如果5天内办不完,部门得给个说法,说明什么时间能办完,列出计划,我们也会跟踪督导。”工作人员说。
7月24日“效能110”接到群众举报,有辆鲁E牌照的生产抢修车出现在安兴北区送孩子上学。接到投诉后,市发展环境办当即责令相关公司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经过调查,该生产抢修车司机王某属市场化用工身份,由某物业公司管理。7月24日早上7时55分,王某取走当天派车单,在完成工作任务后私自变更行车路线将儿子送到安兴北区上辅导班。“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公司用车管理有关规定,所在物业公司当天解除劳动合同。”投诉受理科工作人员说。“效能110”办案的原则就是直通快查、马上就办。据悉,该案从立案、查处到结果反馈整个过程用了不到1天。
另外,对投诉调查敷衍应付,应当问责而没有问责或问责存在明显偏袒的部门单位,退回重新办理,对承办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给予通报批评或追究责任。“效能110”投诉平台向群众敞开了一扇免通行证的大门。发展环境办公室还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范,对受理、立案、转办、督办、调查等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进行了细化。
建立“问题档案”
破解“投诉过后问题依旧”的困境
“我平时负责接听群众来电,感受最直观。建立‘问题档案\’后,效果很明显,部门对效能投诉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办得越来越快。”东营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投诉受理科一位工作人员说,东营市已开展了3次治理“庸懒散”集中明察暗访,公开通报典型案件13起,处理责任人22人。
过去,经常会出现投诉的问题处理后仍再三的出现的困境,对此,市发展环境办积极探索调动部门单位效能建设主体作用的新路径,那就是建立“问题档案”。“说白了,就是把部门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建档立卡,把日常的投诉按部门、行业分类。”工作人员说。
有投诉按照管辖权转给相关部门,同时这项投诉还会被计入“问题档案”,出现一次记一次,慢慢的就会发现某部门或行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样便于部门及时整改。“另外,一般一个季度我们还会向部门进行一次集中反馈,反馈后部门拿出整改措施,报给发展环境办,然后再进行督导。”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发展环境办要约谈负责人,约谈内容、整改情况再次入档,档案内容折算成分值计入部门单位的年度考核。同时,对重点、难点投诉件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如果问题涉及面广,比较复杂,需要多部门配合,就实施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我们协调各方力量,最终促成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工作人员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初朋磊品茶论道、煮酒论英雄、饼干DIY……自6月份以来,东营不少楼盘的营销中心启动了一系列的晚场活动,油城的晚上逐渐热闹了起来。夜间看房买卖双方都欢喜“买房时...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