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功举办十四届的上海农交会,成为展示阜阳市农业产业化实力的重要平台。
2013年12月31日至1月2日,第十四届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交易会在上海举行。交易会期间,阜阳市参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127.3万元,签订采购合同47个、签约金额17亿余元;引进投资项目2个,投资额达5亿元。在这个展示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的角逐场上,阜阳市展示出从“江淮粮仓”向“江淮厨房”发展的成果。
阜阳市农产品特色鲜明,品种多,质量优
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显眼的绿色、无公害标识,精美的外包装……农交会上,阜阳市农产品“惊艳”亮相,吸引不少参会市民纷纷购买。
在阜南县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展台,合作社负责人将晚秋黄梨切成小块免费给市民品尝。“入口香甜,满口生津,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梨。”上海市民张敏一边吃,一边掏出钱包,买了两箱黄梨。
市农委副主任朱振华介绍,在本次农交会上,阜阳市共有1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展,参展单品达200种,既有米、面、小(麻油等优质粮油产品,也有晚秋黄梨、杏鲍菇等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与往年相比,参展规模更大、特色更明显。
“阜阳农产品价廉质优,产品丰富、特色明显。”经常到阜阳市采购农产品的上海客商刘先生表示,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特别是在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生产的名、特、优、新、精产品,质量好、口感好,大多是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买得放心。
龙头企业、合作社挑大梁,附加值提升
“不搞深加工,就没有赚头。”阜阳金牌养鸡总场总经理郝正旺是农交会上的常客,今年已是第十一次参会。与以往只卖鸡蛋不同的是,他这次带来了一种新产品——鸡蛋干。这种5块钱一袋的鸡蛋干比旁边的土鸡蛋卖得还要好,展台前围满了购买的市民。“这是公司的新产品,以后我们还要开发更多更优质的周边产品。”郝正旺说。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深挖产品附加值。近年来,在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推动下,阜阳市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交易会期间,记者在阜阳海泉集团的展位前看到,有机大米、精细面粉、草香鸡、人参蛋等10多种品种的产品包装精美,价格昂贵。其中,一袋5公斤的有机大米价格高达300元。
“我们的产品都是无公害产品,从种植——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环节都是按照产业化程序来操作,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该展位负责人介绍,海泉集团是一家省级龙头企业,多年来,该集团坚持“以农为本、以粮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目前产品涉及粮油生产、有机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年产值达10多亿元。
“通过连续几年的培育发展,阜阳市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加,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多,附加值越来越高。在政府的引导下,未来的发展将更广阔。”朱振华说,通过参会,展示出现代农业的成果,坚定了阜阳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在下一步的发展中,阜阳市将继续扶植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做强特色农业,使现代农业成为阜阳市最闪亮的名片。
新闻推荐
王信刘永春于勇李平叶露中等陪同或参加座谈会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