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业创业有什么愿望和需求?阜阳市推出2014年“接你回家”活动,针对这些问题专门部署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沉下去,走访农民工”活动。
走访活动中,四级书记不仅直抵乡镇、村,到返乡农民工家里听取意见,嘘寒问暖,而且满含深情地记下了“民情日记”。这里,记者摘录部分日记如下:
颍州区区委书记顾恒中:
2014年1月22日 晴
1月22日下午,我到三塔集镇张寨村走访慰问返乡农民工,来到陈浩家。他家有4个人在浙江义乌打工,去年盖起崭新的两层小楼。听说我来了,有几个刚从外地回来的邻居也来了,都是“90后”,思想很活跃。
聊天时,我向他们介绍了近年来阜阳市和颍州区发生的变化及市、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希望他们“回家兴阜”,他们听后眼睛发亮,并追问了许多政策细节。 “过完春节就在阜阳干。 ”陈浩当场表示,如果政府支持,他想在家乡办个小厂。其他几位也都谈了在外的感受、收入情况,对家乡建设和政府工作提出了建议。临走时,我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了大家,告诉他们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好建议,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发短信。
新生代农民工依然是那么朴实、厚道,但比他们的父辈们又多了几分灵活、技能和理想。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颍州未来发展的希望。
阜南县王家坝镇党委书记乔印升:
2014年1月23日 晴
腊月二十三,王家坝镇迎来务工返乡高峰,村庄里热闹起来。农民工兄弟在外地工作生活怎样?回乡后有哪些困难与不便?对政府有什么要求与期待?可否愿意回乡创业就业?带着这些问题,我到互助村挨家挨户进行走访。
“我们从火车站下车后,是坐政府组织的免费班车回来的,谢谢啦! ”“开私家车回来的多了,家乡路太窄了停不下。年轻人回来结婚的多,到县城办证路太远,不方便。”“俺想回来带孩子上学,可有啥工作岗位吗? ”……一个上午,我走访了26户,征求到42条意见建议。
晚上回到家,我把搜集到的问题梳理一下,大致分为四类:要求修路架桥基建类,留守群体生活类,就医办证服务类,返乡创业就业类。对于这些问题,我打算与镇干部进一步细化春节期间服务农民工返乡的工作内容,尽快制定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全体镇村干部根据工作职责,一件件落实返乡农民工提出的问题。
颍东区正午镇正午居委会、田楼居委会书记周峰:
2014年1月24日 周五 晴
今天上午,我跟村主任李庆山一块到龙凤小区,想找返乡人员拉拉呱、叙叙话,了解一下过了年后,他们有什么打算。
在村民任贵贵的家中,我见到了刚返乡的村民武俊英他们,这几个年轻人都聚在任贵贵家中,了解镇上村里一年来的变化。任贵贵去年8月从宁波返乡创业,成立了运宏PVC塑钢家具公司,短短两个月就赚了七八万元。
我还没来得及问话,任贵贵倒是先说话了。他问春节过后,村里能不能拿出点土地,让他重建一个新厂,扩大生产规模,准备大干一番。我听了之后当然高兴,在小区的南边就有块空地,两委班子决定后就能用。听了我跟任贵贵的谈话后,武俊英他们很激动,表达了想在家乡创业就业的想法,但是又担心资金不足。我就拿任贵贵创业的事跟他们说,村里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社可以帮助解决一部分,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可以解决一部分,还有我这个村书记可以担保帮助解决一部分,但是,创业必须有规划,不能盲目来,还要有信心,从小做大,不能贪多嚼不烂。他们几个直点头,说遇到困难就找我这个书记解决。
新闻推荐
在加速推进户改的背景下,“非转农”问题凸显,看似与“有序推动进城农民市民化”大方向不合拍,实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一大“后遗症”——■ 胡旭国务院近期出台 《关于进一步推进户...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