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南县地城镇中心校有这样一名教师,他教学生,爱学生,视如己出。从事教师行业十几年来,他用一颗助人为乐的爱心,精心呵护着自己的每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留守学生和家庭贫困的学生,总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他的名字叫张勇,他所任教的地城镇中心学校地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人数超过50%,针对这一现状,张勇采取多种形式,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用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正确认识留守儿童的优缺点,要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相互建立起彼此信任、平等的关系。这是张勇在多年教育生涯中总结出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也被他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我的学生里有个姓刘的小姑娘,因为父母离异,长期被寄养在外婆家,因为外婆年事已高,隔代教育力不从心,有一段时间她的思想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诱惑,出现较大波动。”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后,张勇找恰当的时机,和孩子边闲聊边交流,并买了一些关于心理调整方面的书和她一起读一起讨论。
“我没有急于求成,一下子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她,而是通过日常的言谈交流,潜移默化地改变她的心理,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她终于扭转了学习态度,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在孩子的教育上,张勇想得很多,采访中,他告诉记者,西方教育流行这样一句话:“孩子是没有错的。”所以,作为教师和家长,尽量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帮助他们建立起信心,引导他们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我的学生中曾经有个姓高的小男孩,长期跟随奶奶生活,因为疏于监管,他常到网吧通宵上网。”张勇说,在发现这一情况后,他与小高进行了一次长谈,从留守儿童的孤单,聊到成才做人的道理,引导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谈话只能在他思想上起到一定作用,可要帮他戒掉网瘾,还需要多种方式引导。”张勇介绍,之后的一段时间,他就带着孩子做运动: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乒乓球……转移孩子的兴趣,并在运动中增强其自信心。周末时,张勇还带他回自己家,让孩子享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最终孩子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戒掉了网瘾,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现在每到逢年过节,小高都会给我打电话问候,其实孩子的心理很单纯,谁对他真心好,他是能分辨出来的,他现在成绩优异,我也很欣慰。”张勇说。
由于农村学校地域的特殊性,多数留守儿童上学都比较远,且安全意识较薄弱,有不少安全隐患。张勇经常在教学中宣传安全和防卫知识,帮助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增强防卫意识和自理能力,并经常把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精神。
“我希望为留守儿童撑起一把保护伞,即使力量微弱,也能引导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少受伤害。”张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用爱心去点燃着留守儿童的希望。他的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2012年12月,他被评为“阜阳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先进个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申灵)日前,阜南县“建设美丽阜南,寻找最美青工”评选活动启动,活动将选出10名阜南县“最美青工”、10名“最美青工”提名奖。据介绍,评选对象为40岁(1974年5月20日之后出生)以下,具备娴熟的...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