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安·利群阳光助学直通车”启程以来,寒门学子逆境求学的经历感动了许多人,不少爱心市民向学子们伸出援手。7月10日,本报《纵使腰背佝偻 也要为你顶起一片天》报道了朱顺顺和爷爷相依为命的故事,记者昨日获悉,朱顺顺在社会帮助下已凑足学费,她想把利群资助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
1
爱心市民纷纷提供帮助
“直通车”开进霍山一中
失去双亲的朱顺顺由目不识丁的爷爷朱绍富抚养长大,今年高考,顺顺达到二本线,原本是欢天喜地的好消息,接踵而来的学费却愁坏了爷爷。本报报道后,不少爱心市民为祖孙俩伸出援手。
昨天下午,朱绍富向记者回忆,7月12日,两名年轻的女同志来到他们家,给顺顺带来5000元钱作为学费,“她们不愿说自己的名字,只说在政务区开超市,过来看看。”前两天,一名七十多岁的杨奶奶专程坐公交车赶来,将2000元钱递到朱绍富手中。“她说我们困难,和她一位河北的朋友各捐助1000元给顺顺读书。”朱绍富说,所有捐助顺顺都拿本子记了下来,以便以后回报他们。
本报讯 “2014新安·利群阳光助学直通车”已先后到过浮山中学、宿城中学和阜南县的几所中学,今天第四站将开进霍山一中。
霍山一中位于大别山脚下,许多学生来自山里,贫困生比较多。霍山一中校长张兆玉介绍,贫困生吃苦耐劳,学习特别有韧劲。“不少学生填报志愿后,就出去打工挣钱了。”记者今天将走进霍山一中,霍山县的贫困学子可到现场报名、申请资助。
本报记者 张大为
2
受捐学子主动让出名额
■小贴士
幸运的朱顺顺得到了社会捐助,在大学开学前凑够了学费和生活费。朱顺顺和爷爷商量后决定,放弃利群阳光的资助名额,将其让给更需要的人。
“我要感谢大家给我们的帮助。”朱绍富说,还有许多贫困的家庭在为孩子的学费着急,如今孙女得到了帮助,就不必再占用利群阳光助学活动的资助名额了,可以把名额让出来。“这也算我们现在能做的一点事吧。”朱绍富说,5000元钱的学费对贫困家庭来说不是个小数字,足以让和顺顺一样的寒门学子走进大学校门。 本报记者 邵婧
“利群”报名仍在进行中
利群阳光助学活动报名仍在继续,如果你被公办大学本科录取(不包括免学费专业)、品学兼优、家庭贫困,请跟我们联系。
报名需提供以下材料:申请书或申请表(贴1张1寸近照)、身份证复印件、贫困证明1份(学校或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以上政府相关部门出具)、高考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各1份;此外还要写清详细联系方式。
报名学子也可以先邮寄其他材料到本报,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可补寄。地址:合肥市潜山路1469号安徽报业大厦11楼新安晚报社 钟虹(收)。咨询、报名电话:962000、0551-65179466。
新闻推荐
多次“借鸡生蛋” 一朝“鸡飞蛋打”阜南一村干借他人养鸡场骗走15万支农补助经费,日前被判刑
阜南一村干借他人养鸡场骗走15万支农补助经费,日前被判刑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