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记者来到阜南县苗集镇前进村晚秋黄梨栽植基地时,已是下午4点多,火辣辣的阳光仍刺得人睁不开眼,稍微走快几步就是一身汗。沿着田间的水泥小路朝前走,两侧高大的花椒树枝繁叶茂,星星点点的花椒点缀其间;再往远处看,成片的黄梨树郁郁葱葱,一个个泛黄的纸袋子隐身在枝叶间。
没走多远,一座古朴的木质小门楼映入眼帘,上面写着“苗家梨园”四个大字;一位面容黝黑、老实憨厚的中年汉子站在门楼前,热情地招呼着来客:“欢迎欢迎,快到俺家的梨园瞧瞧。”
中年汉子叫苗少金,苗家梨园的主人。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穿过小门楼,在梨园里参观起来。园内平坦的土地上,一棵棵晚秋黄梨树横成排、竖成行,高约两三米,最低的枝叶距离地面半米高,隐身在枝叶间的梨子套着纸袋子,触手可及。“这些都是改良矮化的品种。”苗少金指着一棵棵梨树介绍说,这一片是七年的梨树、那一片是八年的梨树。
谈及黄梨为什么套纸袋时,苗少金介绍说,这种生态纸袋作用多,可防水、帮助黄梨生长,还可防鸟类啄食。
平日里,苗少金悉心照顾梨园,即使盛夏酷暑也不例外,他对黄梨的“疼爱”缘于其可观的经济效益。“从种植第三年起,亩均效益在5000元左右,而且梨园还可以发展林下经济,套种蔬菜、食用菌,养殖鸡、鹅等,效益很好。”目前,苗少金种植了10亩晚秋黄梨,还培育了40亩地的晚秋黄梨苗,收入非常可观。
苗少金是当地较早种植晚秋黄梨的农户之一。近年来,阜南县大力推广晚秋黄梨产业,以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积极从外地引进晚秋黄梨品种,在当地广为推广,经过当地农户几年试种,相比其它作物,经济效益显著,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因栽植晚秋黄梨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甜头。“晚秋黄梨属于适宜淮河平原地区种植的果树品种,我县把晚秋黄梨当作一项新的产业,在全县各地推广,种植户越来越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阜南县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朝向介绍说。
对广大农户来说,选择种植项目最看重的是效益。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晚秋黄梨的销路成了许多种植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对此,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时时看市场、处处寻思路,帮助农户销售黄梨。王朝向告诉记者:“目前,销售情况不错。这一季黄梨还未采摘,已和上海、江苏以及本地的多家客商签订了大笔的销售合同,价格也挺好。”
除直接销售鲜果外,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还带领农户积极寻找晚秋黄梨多元化发展之路。“目前,我们正着手筹建黄梨产品转化加工基地。”王朝向表示,下一步,将建设一个大型冷库,做好黄梨储藏,以便反季销售;还将建设富硒黄梨深加工企业,生产梨醋、梨汁饮料等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农户把晚秋黄梨当作产业来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杨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