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晓林 冯启俊
网络上认识的“朋友”要过生日,一帮年轻人来到娱乐会所共同庆祝,然而,其中一些人甚至不知道“朋友”的真实姓名,更没有意识到自已正滑向危险的深渊——自己喝的饮料中已被放入了毒品!
日前,颍泉公安分局泉河派出所民警成功抓获一批聚众吸毒人员,共收缴K粉(氯胺酮)8.36克、开心粉1.08克、吸管40余支,聚在一起吸毒的11人全部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
异地寻友庆贺生日
王某,1991年生,四川人,高中文化,父母均在家务农。高中毕业后,王某去了广东东莞打工,在一家名为骏马的娱乐会所做调音师。前段时间,会所被查封,王某无事可做,于是打算找几个网友玩一段时间。恰逢自己生日临近,王某打算到阜阳与几个网友一起为自己庆生日。
7月22日,王某从东莞来到阜阳。次日,王某与此前认识的网友——阜南县人小双(化名)联络,小双安排王某到自己朋友家中休息了一晚。次日,王某与小双等人吃过晚饭后,商议约上几个网友到阜阳欢聚庆生。
晚上八九点钟,王某一伙驾车来到颍州区清河东路某娱乐会所唱歌。玩到尽兴时,王某拿出自己从东莞携带的毒品与大家一同“分享”。
而此时,泉河派出所所长刘海浪带领民警来到了王某等人所在的娱乐会所。“通过摸排,我们发现了当晚这起聚众吸毒事件。我们赶到时,他们还在兴头上,11名年轻人又唱又跳。”
“朋友”网上结识不知对方姓名
11名容留人员中,有4人来自四川、浙江、河南,其余均为阜南县人,最大的25周岁,最小的也不过20岁,
其中还有3名女性。据了解,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多为初、高中,大部分未完成学业便外出打工,有开车的、有退伍转业的,还有4名无业人员。“他们年纪不大,又没有工作,就在社会上游荡,没钱了就向父母要。”刘海浪告诉记者。
泉河派出所指导员梁燕介绍说:“这些年轻人多数与家庭有隔膜,父母平时很少知道他们在外做了些什么。估计他们的父母都不知道孩子吸毒被抓,有的放出去以后父母可能也不会知道有这件事。”
梁燕还介绍,民警审讯发现,这些年轻人大多都说不出相互的真实姓名,“他们主要通过网络认识,连对方的真实身份和信息都不清楚,平时在同一个网络圈中聊天相识,觉得网友见面是一种时尚,有个机会见面,于是就凑到了一起。”
新型毒品成娱乐场所“助兴”手段
“这11人里有不少人是第一次接触毒品,也有不止一次的,像小双就曾因吸毒被抓记录在案。”刘海浪介绍,现在很多毒品都是无色无味的,放在液体里溶解后,很难从视觉和味觉上辨别出,有不少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喝的饮料中含有毒品。
目前,毒品贩卖种类繁多,各种新型毒品也层出不穷,在此次案件中缴获的就有一种名叫“开心粉”的新型毒品。据介绍,“开心粉”又称神仙水,液态、透明、无味,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采用吸烟式或注射等吸食方法不同,“开心粉”既可直接口服,也可溶于啤酒、可乐等饮料后吸食。由于与传统毒品的固态形式不同,大多数吸食者对其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惕,少数年轻人甚至将其视为“时尚”,致使其迅速传播。
民警提醒:新型毒品的传播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推手”——娱乐场所。年轻人出入娱乐场所时,应注意不要饮用陌生人的饮料,尤其是被拧开的饮料,在其他场所也是如此;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要有适度,尝试前要明确它是否具有危害性;网络交友要谨慎,对陌生人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懂得自我保护。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朱艳明)8月21日,国家卫计委“圆梦女孩志愿行动”20多名志愿者来到阜南县,开展回访活动。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张汉湘出席活动。 据了解,“圆梦女孩志愿行动”是国家卫计委“...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