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方集馓子名气大村民期盼有很多

来源:阜阳日报 2014-09-29 21:05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郭晓林/文 穆可亮/摄

方集镇方集居委会村民在生产车间加工馓子。

方集馓子赛金条,酥脆纤细美名传。如今,阜南县方集馓子的名气越来越大,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礼品盒包装、大超市销售,带动当地不少群众增收致富。盛名之下,当地炸馓子的能人对未来市场前景还有哪些期盼?9月25日,记者到阜南县方集镇做了实地探访。

传统手艺飘香

   早在300多年前,洪河岸边的方集民间就兴起了炸馓子的手艺。方集镇党政办副主任马炬森介绍说,“明朝末年,炸馓子的小作坊就已在方集出现;经过多年发展,方集的馓子在市场上逐渐有了点名气;尤其是近几年,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方集炸馓子的手艺人越来越多,作为地方特色名产,方集馓子慢慢形成了规模,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在方集镇明康食品厂生产车间里,三组工人两两配合,有条不紊地和面、搓条、框条、下撑、浸润……沈广师傅手持扁竹棍,接过框好条的面线,用力拉开,下入油锅,滋滋啦啦的油炸声中,面线逐渐定型,色泽转为嫩黄,一股诱人的油酥香扑鼻而来。

食品厂负责人徐新明告诉记者,这几位师傅炸馓子,都有十几年的功夫了,依然按照传统的手艺来做;炸出来的馓子具有纤细均匀、色泽金黄、香酥可口、回味悠长的特点,凡是吃过方集馓子的人,没有不说好的。

打出统一品牌

在当下的方集镇,各家各户炸的馓子,对外销售都统一称为“方集馓子”。徐新明说,过去,都是传统小作坊生产,人们只会炸馓子,不会卖馓子,不懂得包装经营,很难把产品打出去。

2008年,在温州打工十多年的徐新明返乡创业,决定把方集传统特色名产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首先,要了解馓子的制作过程,什么口感、什么造型的馓子受市场欢迎,都要掌握清楚。”为此,徐新明到杭州、郑州等地学习技术,考察市场,发现了一个“真经”——要打出“方集馓子”的品牌,一要做出特色,保证质量,二要学会包装,懂得营销。

在徐新明500平方米的仓库里,整齐摆放着上百件不同包装类型的礼盒。“专门请人设计的,这种礼盒包装的馓子,携带方便,销量特别好。许多人走亲访友带上两盒,既方便实惠,又能体现出情谊,一年能卖出上万件。”经过五六年的发展,徐新明的明康食品厂已将传统手艺生产的方集馓子带向更广阔的市场。“在阜南县城、阜阳市区各大超市,都有我们的方集馓子,合肥、北京一些大中城市也有。”

做大还需下工夫

据方集镇党政办副主任马炬森介绍,目前,方集镇生产馓子的企业和作坊,大大小小有100多家,从业人员500多人。其中,家庭作坊式的小户占绝大多数,真正上规模的企业只有4家。“总体来说,生产销售环节比较分散,保持自己的特色、确保馓子质量、维护好‘方集馓子\’的市场品牌美誉难度很大,行业监管方面需要做很多工作。”

明康食品厂负责人徐新明说,“在方集镇,我加工馓子的工厂算是企业了,厂子大了,人多了,也难以管理。我感到自己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都比较欠缺,确实需要学习充电。”

徐新明告诉记者,把方集馓子做好了,不仅能让自己赚钱,还可以带动当地很多群众就业,增加乡里乡亲的收入,这是一件兴业富民的好事。“所以,想把咱的品牌做好。我干得一身是劲。”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阜南县政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多次召开会议部署

今年以来,阜南县政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安排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4月30日完成全县0—6周岁残疾儿童摸底排查、汇总、复查、审核工作,5月初开始安置装送。   目前,...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方集馓子名气大村民期盼有很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