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价格比较便宜,这种想占便宜的心理,在个别人心中存在,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诈骗的机会。阜城一男子就通过买来伪造印章,完美“复制”了两份拆迁还原协议,分两次骗得33万元。近日,这名男子因涉嫌合同罪诈骗被起诉。
12万元买来83平方安置房
2013年4月8日,颍州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接待了一名报案者。
报案者名叫阿强,阜南县人。原来,不久前,通过亲戚,阿强认识了颍泉区居民张某某。张某某称,他住在阜城郊区,家里的房子位于一个新建专业批发市场的拆迁范围内,已经和市场签订了拆迁还原协议,并拿出一份《阜阳市房屋拆迁协议书》。“最近急等钱用,想把安置房卖了,价格比商品房便宜一大半。”
阿强听了,不禁心动,经过商量,他决定以12万元的价格,购买张某某手中83平方米的拆迁协议。
交钱之前,阿强留了个心眼,拿着复印的拆迁协议,来到张某某的居住地多方打听。结果让阿强十分满意:张某某的邻居都反映,他家确实有房产位于拆迁范围内,也确实和征迁指挥部签订了拆迁还原协议,而且张某某长期做生意,有一定经济实力。
阿强很快和张某某签订了《安置房买卖协议书》,并把12万元付给了张某某。在买卖合同上,张某某还请来了一位长辈,证明张家确实有房屋被拆迁。
到了安置房交房日期,阿强拿着拆迁协议,来到征迁办公室要房,得到的答复却让他大吃一惊:征迁办根本没有签订这份协议,协议是伪造的!
“萝卜印章”造出假协议
在对案件进行分析时,颍州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发现,2012年11月份,他们接到过一起类似报案,作案手段、拆迁协议如出一辄:报案人常某某和张某某签订了138平方米、价值21万元的还原房买卖合同,后来发现被骗。但常某某可能觉得无法要回被骗款,于报案后消失不见。
对两案串并进行侦查后,民警发现,张某某已逃匿不见。2014年5月7日,在浙江慈溪警方的配合下,张某某在潜逃地慈溪被抓获归案。归案后,张某某对自己伪造拆迁协议进行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原来,张某某家中确实有房产处于专业市场拆迁范围内,张家也和征迁办签订了拆迁协议,不过协议却是以张某某两个孩子的名义签订的。
1966年出生的张某某长期做生意,手中积累了一些资金,但近年来沉迷于赌博,还染上了毒瘾,很快将家产挥霍一空。为了筹措毒资和赌资,张某某动起了歪脑筋。他拿来两个孩子的拆迁协议,改成自己的名字,又利用办证小广告买来了伪造的拆迁办“萝卜印章”,制作了两份以假乱真的假协议,实施诈骗。
安置房买卖可到拆迁办公室实地咨询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近年来,发生在全国的拆迁还原诈骗屡有发生。在房产价格不断攀升的形势下,能够买到价格优惠的拆迁安置房,成为部分手中积蓄不多但又急于购房的老百姓的首选。而由于安置房要数年后才交付,当购房者得知上当时已隔了多年,很难挽回经济损失。
据了解,安置房的买卖在法律上是合法的,但安置房的买卖除受法律、法规的规范之外,还受到当地政府相关的地方政策的约束。
颍州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办案民警马璇提醒,市民在购买此类房屋时应注意甄别,首先应核实房屋信息以及安置房协议的真实性,可以到拆迁办公室实地咨询,证明拆迁协议的真伪、未上市前能否买卖等;另外,可以到公证机关对拆迁协议的买卖进行公证。
新闻推荐
10月12日,由阜阳市足球协会主办的全市首届五人制足球赛在古商城北门楼顶阜阳足球俱乐部五人制足球场开赛。全市共有20支队伍、近400人参赛。图为首场比赛——阜阳创意代表队对阵阜南县代表队。&nb...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