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立成
一大早,住在颍州区三塔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就纷纷起床、洗漱,来到餐厅吃饭。吃罢早饭后,老人们说笑着朝外走:“今天街上有唱戏的,去晚了可就占不到好位置了。”
大伙出去看戏后,敬老院里安静下来。85岁的老人郭玉兰慢慢走出餐厅,扶着走廊上的不锈钢扶手,走下台阶,穿过院子,来到自己房间门前坐下来。“今个天气不错,晒晒太阳最舒服了。”郭玉兰说。
见记者来访,郭玉兰忙招呼着“进屋坐”。记者看到,这个房间约二十平方米,南北通透,光线充足。朝北的窗户底下摆了两张单人床,中间由床头柜隔开,床上被褥整洁,室内空调、彩电等家电一应俱全。在房间入口处,还建有一个四五平方米大小的卫生间,里边有坐便器、洗漱台等,坐便器两侧还安装了不锈钢扶手,方便老年人使用。
“俺是阜南县黄岗镇人,到敬老院入住两个多月了。这里环境好,工作人员照顾得又仔细,生活在这里比家里还舒服。”郭玉兰告诉记者,她一生共养育了五个儿子,每一个都很孝顺;但他们平时或忙于生意或忙于工作,自己不愿意影响孩子们生活,就主动要求住进敬老院。
“敬老院里许多年龄相仿的老伙伴,儿子、孙子也时不时来看看我,俺的晚年生活太幸福了。”郭玉兰说。说话间,敬老院工作人员沈兰走进屋来,一边陪郭玉兰聊天,一边帮她梳头发;过了一会儿,又扶着老人到院子中间的健身器材区锻炼身体。沈兰今年50岁,在敬老院负责照顾老人和做饭,月收入2000多元,她感到很知足。
三塔敬老院依路而建,交通便利,一条小河碧波荡漾,从敬老院西侧绕到院后,环境格外幽雅。敬老院内,各房间、走廊处都安装了扶手;院子中央除设有健身器材外,还建了凉亭、种了各色花卉绿植、安装了雕刻精美的铜像。娱乐室内,设有麻将、象棋和书法桌等文娱设施。餐厅里,几张不锈钢餐桌椅光可鉴人,厨师们已经开始准备午饭了。“中午的菜有红烧鸡块、红烧肉和炒素菜,我们的正餐都是荤素搭配、有菜有汤。”一位厨师说。
此外,敬老院后边还开辟了一块小菜地,生菜、大葱、白菜等绿意盎然,长势喜人。此时,72岁的李国芳老人正在菜地里忙着田管。老人告诉记者,他是李小郢村人,一辈子无儿无女,在敬老院里住了近20年了。平时没事干,就帮着种种菜,活动活动兼锻炼身体,身心都舒坦。
记者采访了解到,该敬老院属民生工程项目,占地十余亩,工程造价84万元,于2014年投入使用。目前,敬老院采取社会化运营模式,设有46个房间,现入住老人十余位。“敬老院开展社会化运营,是为了引入社会资本,引进有资质的运营机构,改善敬老院条件,给老人提供更好的养护服务。”三塔镇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宗合)2月15日,阜阳市召开“请您为我们提意见”座谈会,邀请返乡农民工代表共商返乡创业就业大计,征求他们对阜阳加快发展、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市领导于勇、胡...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