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大量在外务工人员赶回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通过在城市中打拼奋斗而腰包渐鼓的他们,不仅为亲朋捎回了丰盛的年货,也为广大乡村带来了全新的观念。
学习“充电”强技能
大年三十,在浙江打工的马可刚回到了家乡颍东区插花镇,除了为家人准备的新年礼物外,还带回了一台崭新的联想牌笔记本电脑。“我想利用过年放长假的机会,学习一些办公自动化知识,把以前浪费的时间给补回来。”
马可刚告诉记者,初中毕业后,他就随同乡到浙江宁波等地打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只得干一些拎泥兜、搬砖头等体力活,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后来,他在舟山一家服装厂打工,老板看他工作认真、负责,脑袋瓜灵活,便把他安排到办公室工作。
边学边干,马可刚逐渐掌握了一些电脑知识,但他感觉还远远不够。“今年春节好好学习电脑,多给自己充充电,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成为一名专业型人才。”马可刚说。
健康文明过大年
大年初四上午,阳光明媚。和很多返乡务工人员一样,家住阜南县柴集镇的赵嘉盛带着一家老小来到阜阳生态园,参观了动物园、植物园、恐龙园,玩得尽兴又开心。
“在外打工,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平常很难有休息时间,身心都比较累,所以过年回家首先要放松放松。”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赵嘉盛选择的休闲方式再也不是以往农村常见的打扑克、搓麻将、拼酒量,“我觉得,打牌、喝酒这些娱乐方式不健康,也不文明。像现在这样,带着妻子和孩子外出旅游倒是很不错,既放松了心情,又不失热闹。”
谈及今后的打算,赵嘉盛说,在外面待了这么多年,见识了不少新鲜事物,更新了很多观念。他和妻子商量好了,今年去离家近一点的生态园游玩,明年春节期间就带着全家走远一点,到黄山、江浙等地旅游去,过一个更加健康、文明的传统佳节。
树立婚姻新观念
每年春节,外出打工的青年男女回到家乡,都会掀起一阵“相亲风”。
颍州区马寨乡的小伙宋可可今年23岁了,回到家的第二天,便遭遇了亲戚邻居的“逼婚”拷问。“谈对象了没?”“可有中意的女孩?”“准备啥时候结婚?”……更令宋可可感到纠结的是,母亲还给未来儿媳妇设定了很多条件。“老妈让人给我算过生辰八字,希望女朋友的年龄比我大一岁,还要力气大、能干活,最好是同乡。”
不过,“不听话”的宋可可却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年轻人谈恋爱结婚,哪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人性格合适,志趣相投。恋爱中要相互尊重、信任、扶持。与其受旧思想的束缚,倒不如树立婚姻新观念。”
新闻推荐
连日来,阜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人员,对食品、农资、家电等重点市场进行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