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春节,阜南县鹿城镇双碑新村廉租房小区的60户渔民就开始考虑孩子上学、年轻人就业等生计问题。
开学一个星期,阜南县二小(北校区)一年级的孔德云就和班里小同学们玩熟了。“我们正月十六开学,她是正月十五晚上才报到的。”班主任李影告诉记者,刚入班时,孔德云有点怯生,但一个星期下来,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也很快融入了大家庭。
孔德云是新搬入安置区的渔民孔令军的小女儿。孔令军告诉记者,8岁的女儿只在曹集上过半学期的学,后来学校只剩两个孩子,关闭了。因为船上生活漂泊不定,很爱学习的女儿上学没法保证。孔令军说 :“娃的姐姐没有机会好好读书,如今她赶上了好时代,全家一定好好培养她!”
记者采访了解到,本学期和孔德云一起在阜南县城入学的渔民子弟有6人。阜南县农委政策法规室主任刘召田告诉记者,春节后是一学年的下半学期,渔民子弟转学、就近入学的需求还不是很多,等过了暑假,县农委还将集中解决更多渔民子弟的就近入学问题。
孩子们入了学,家长们也开始寻找新的生计。通过县农委牵线搭桥,32岁的张玉安成了该县经济开发区鼎派实业有限公司的准职工。该公司与阜南县劳动技校合作,把没有技术基础的新职工送到技校进行培训。张玉安眼下学的是氩弧焊,需要培训两个月。“培训期间一个月发1500元生活补贴”。该公司总经理张要还鼓励张玉安:“好好学,技术学到家,每个月能拿六七千元,可比捕鱼强多了。”除了张玉安,其他渔民也陆续找到了自己的就业、学技术的出路,纷纷筹划着岸上的新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王连新郑宏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