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消费最终解释权 到底应该归谁所有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6-10 08:5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杨光辉

在购买产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广大消费者经常能够见到一些消费卡券上印有“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的字样。记者采访发现,消费者对“最终解释权”是什么,如果这一权利归商家所有,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并不知情。近日,阜南县市场监督局查处的一起利用格式合同侵害消费者权益案,及时纠正了通过保留“最终解释权”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保留最终解释权受处罚

近日,阜南县市场监督局执法人员在对某商贸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员工正在向顾客发放VIP卡。该卡的背面标注了4条使用说明,其中第4条内容为“本公司保留此卡的最终解释权”。

“该公司的上述行为涉嫌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阜南县市场监督局执法人员介绍,此VIP卡实际上是一个格式合同,该商贸公司在制定此卡的过程中把最终解释权强行归属于自己,一旦出现纠纷时,就剥夺了消费者依法解释格式合同条款的权利,违背了公平原则,是不平等的格式条款。

日前,阜南县市场监督局依据《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该公司作出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

权利归属有据可依

最终解释权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终解释权、学术最终解释权、行政最终解释权以及民间最终解释权等。早在2010年10月份,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明确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利。

“虽有明文禁止,但目前市场上‘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店售出商品一律不退不换\’等‘霸王条款\’仍屡见不鲜。”阜南县市场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商家在商品促销广告中所附的“最终解释权”条款,违背了公平原则,违反了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是无效条款,商家的“最终解释权”条款并不能免除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建议行政监督机关主动对这一商家广泛使用、消费者不断反映、消费者协会多次点评的“最终解释权”条款采取针对性措施。

因此,只要是用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格式合同,来“免除经营者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都属于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应向当地市场监督部门举报,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记者徐立成通讯员曹海虹为解决小麦秸秆随意乱堆

本报讯 (记者 徐立成 通讯员 曹海虹)为解决小麦秸秆随意乱堆放问题、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三夏以来,龙王乡大力宣传推广秸秆高温堆肥技术,并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物资援助。高温堆肥既能提高秸秆的综合...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全市夏种基本结束2015-06-24 08:49
评论:(消费最终解释权 到底应该归谁所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