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南县新村镇天棚集,有一个以明末兵部尚书张鹤鸣故居遗物和千余件近代传统农业生产生活用具为主要展览内容的农业展览馆——天棚农民公园。公园建成以来,这里不但每年能迎来数以千计的参观者,而且还为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集资建雕像 公园添新景
前不久,明末兵部尚书张鹤鸣雕像在天棚农民公园落成,引来了数百位当地居民前来参观。这座青石雕像为张鹤鸣的戎装站立像,通高约4米,坐北朝南,高踞在公园主干道路的一个方形台基上。
天棚农民公园最初由15位退休基层干部创办,经过9年时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皖北地区布展规模最大、展品类型最丰富的农业展览馆之一。这里不仅保存有张鹤鸣故居的上马石、手扣、麒麟石鼓等重要文物,而且还收集了光绪年间的卧龙碑、清末民初的织布机,以及上千件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用具。“近年来,市县两级多次拨付经费用于公园的管理和维护,大部分文物进入玻璃展柜陈列,而且还拿出3.6万元用于雕刻张鹤鸣雕像。”公园负责人刘振邦介绍说,张鹤鸣老家在天棚集,走出家乡做官后,大部分家眷迁往颍州府鼓楼附近居住,就是现在的解放北大街的张家胡同。十多年前,张鹤鸣故居被拆除,上马石、手扣、麒麟石鼓等文物则一直散落在附近的村庄里。退休后,他带领当地的退休干部挨家挨户收集文物,筹办天棚农民公园。
据公园创办人之一郑永英回忆,解放后,他从老家王店孜乡郑寨村步行到阜阳行署上班,还经常从张鹤鸣老家门前经过。“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农村里绝大部分都是土房子,像张鹤鸣老家有前后几层院子的大户人家非常少见。”郑永英介绍说,多年来,他们一直在搜集与张鹤鸣有关的历史文物和资料。这座雕像的落成,对于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展示地方文史研究成果很有意义。
三架旧织布机 留下乡土记忆
在天棚农民公园纺织工具展厅,三架旧式织布机显得格外引人注意,其中一台不仅保存较为完好,而且还能够穿梭织布。在拍摄电影《王家坝》期间,部分国内知名演员还从
新闻推荐
2012年,阜南县王化镇张集村返乡青年郭忠峰利用在苏州学习的芡实种植技术,返乡发展适应性特色农业,在当地低洼地试种植芡实11亩,收获颇丰。今年,他又在本村新流转土地95亩,扩大了种植规模,目前长势喜人,不久将迎来...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