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爱管“闲事”的赵强决定照顾患病邻居,开启了爱心之旅,随后收养3名困难儿童,供他们读书学技术,甚至帮助他们娶亲婚嫁。如今已是企业负责人的他依然不忘初心,帮助12名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实现就业。赵强就是阜南县经济开发区龙源彩印有限公司总经理,是我们身边一个践行凡人善举的好人。
1991年时,赵强在阜南焦陂酒厂工作。一个夜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赵强发现邻居杨新华正坐在门口小声哭泣。那时,杨新华是焦陂酒厂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员工,不久前,杨新华的儿子病逝,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让这个原本困难的家庭一贫如洗。当晚,杨新华的老伴突发疾病,却没钱去医院看病。
“杨叔,我帮你把杨婶送到医院,没钱,我出。”杨新华的妻子送到医院后,经检查,老人得了脑血栓,如果不及时送医,后果不堪设想。当晚,赵强不仅垫付医药费,还在病房连夜看护老人。从此之后,赵强成为这个贫困家庭的“爱心大使”。
24年来,杨新华和妻子一生病,赵强就及时送医救治,直至病情稳定。平时更是照顾起两位老人的生活,逢年过节,给两位老人送生活费;而且每逢老人生日,赵强还给老人添置新衣服。“我和老伴常年生病,如果不是赵强帮助,我们的生活将无法自理。“说起赵强,杨新华满是感激。
“做好事会上瘾。”义务照顾杨新华老人后,赵强又管起另一件“闲事”。“我经常到处出差,发现阜南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贫困,亟需关爱。”赵强告诉记者,近10多年来,他收养了3名困难儿童,不仅将他们接到自己家里精心照顾,还安排他们学习技术,学成后帮助找工作,并且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为他们找到好婆家或娶上好媳妇。
付慧慧便是赵强收养的三个孩子之一。十多年前,母亲去世、父亲再婚的付慧慧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家庭贫困,未成年的她来到阜南经济开发区务工。得知付慧慧的情况后,赵强和妻子商量将慧慧接过来,并出资送她去阜阳一专业技术学校学习电脑技术。后来,赵强还为付慧慧找到了一份满意工作,并于两年前亲自做媒,为付慧慧寻觅了一个好婆家,现在生活十分幸福。
2002年,赵强下岗后在阜南县焦陂镇创办了印务厂,通过精心经营,印务厂越做越大,于2007年将该企业迁到县经济开发区。多年来,赵强招聘工人有一个特点:优先录用残疾人士,并且免费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然后安排他们从事轻便工作。
今年36岁的张艳小时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行动不便。2003年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家庭生活较为困难。赵强得知情况后,将张艳招到自己的厂里上班,根据她身体情况,安排她在生产流水线工作。
赵强告诉记者,目前,他的企业有60个工人,但像张艳这样的贫困残疾人士有12位。通过就业,不仅使他们每月得到2500到3500元的稳定收入,而且企业为他们缴纳的“五险”使他们以后的生活更加有保障,关键通过就业后,他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程榭 郭晓林 通讯员 单玉婷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