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编产品不再是篓、筐等生产生活用品,而是摆件、屏风等打上文化烙印的工艺品。随着产品档次的提升,市场也实现了“升级”,来自喜力啤酒、星巴克等知名国外企业的订单络绎不绝。去年以来,阜南县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战略,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大力打造柳编产业“升级版”——柳木文化产业,通过强内功、闯市场、建基地,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卖‘旧\’不卖新”是记者近日参观阜南鼎派实业车间时的最大感受,在这里,由柳编、藤条制成的啤酒桌、沙滩椅经过加工,变成了“锈迹斑斑”的仿古样式,外形精美,极具怀旧气息。“目前,国际户外家具流行复古风,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做旧\’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目前这些产品已经和喜力啤酒、星巴克公司签订了包销订单。”企业负责人指着一个“做旧”沙滩椅告诉记者:“如果不进行‘做旧\’处理,只能卖到10美元,‘做旧\’后,价格在20美元以上。”
鼎派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凤还巢”企业,2014年底落户阜南经济开发区后,不断调整柳编产品结构,大力拓展休闲家具市场,目前已研发生产沙滩椅、啤酒桌、休闲卡座等近百种产品,样式新颖、造型独特、功能多样,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广泛青睐,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4000万美元左右。
“原本以‘农\’为特色的传统柳编产业现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赋予文化、休闲等内涵的柳木文化产业正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香饽饽\’。”阜南县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该县大力引导、扶持现有柳木文化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生产方式,重点把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运用到柳编产品的生产工艺中,着力使柳编产品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生活类、艺术类、家居类、园林类、观赏类柳木工艺文化产品转变。
为了加快产业升级步伐,阜南县还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申报自主知识产权,叫响自主品牌,尤其是做好“黄岗”、“华柳”等省著名商标晋升中国著名商标工作,提高阜南柳木文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建立柳木文化传统技艺传承基地和柳木文化工艺美术人才信息库,培养一批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目前,该县已拥有各级柳编技艺非遗传承人156人。
“全县现在已拥有187家柳木文化企业,成为全国四大柳木文化产品生产集聚基地之一,产品涵盖20大系列上万个品种,远销北美、西欧、东亚、东盟、非洲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阜南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柳木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配件以及原材料产业和市场的发展。目前,该县从事杞柳原料加工、铁艺制作、环保漆供应等各类配套企业25家,物流运输企业83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各个环节协同配合,降低了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柳编之都\’。”阜南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县将着力建设品种齐全的林木种植中心,职能配套的研发、检测、培训中心,链条完整的产业发展中心,多维开放的销售中心,观赏体验的旅游休闲中心,功能齐全的产业服务中心等六大中心,强力推进柳木文化产业规模集聚、转型升级、提质提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程榭 通讯员 蔡少平 实习生 张燕征)“强买强卖不见了,聚众闹事等现象也没有了踪影。”近期,阜南县陆续返乡的农民工发现家乡的社会环境有了明显好转。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农民工返乡创...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