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鹿城镇冷庙村采摘下来的大量黄梨等待上市销售。
近日,一则题为“农户黄梨滞销,安农大学生收购一万斤”的消息在网上迅速传播,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原来,在晚秋黄梨集中上市的这段时间,阜南县鹿城、苗集、公桥等乡镇的种植大户因为市场不景气,遇到了销路不畅问题。这一当地主打的特色果品为何会出现滞销,相关部门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打开销路?记者就此到阜南做了采访调查。
万亩黄梨出现滞销
11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阜南县鹿城镇冷庙村,在一望无际的果园里,一个个套在纸袋里的黄梨挂满了枝头。田间地头虽有部分农户在采摘黄梨,但与往年市场景气的时候相比,明显冷清了许多。
“中秋节过后,我的200多亩黄梨就陆续上市了,一个多月时间卖出去的还不到三成。”当地种植大户胡玉堂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秋天,他就在当地流转了230亩土地种植晚秋黄梨,经过三年培育,今年亩产量已达2000斤左右。不过,这段时间他并没有感到黄梨丰收的喜悦,相反,即将到来的寒冬让他愁得整晚睡不着觉。40多万斤黄梨卖出去不到20万斤,剩下的由于没有冷库保存,目前还都挂在树上没有采摘。随着天气逐渐转冷,一旦气温跌破5℃,这些黄梨就会因为冻害烂在地里。
“前段时间天天下雨,一些上海、南京的老客户根本没法过来拉货。现在我又联系了江西、广东等地的客户,十多万斤黄梨卖出去的不到三分之一。”公桥乡黄梨种植户郁春阔告诉记者,2012年秋天,他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富硒晚秋黄梨,现在大部分已经进入盛果期。然而,上市一个多月了,他一共才卖出去五六万斤,而且价格只卖到两三块钱一斤,比去年低一元左右。
据了解,在阜南当地,遭遇黄梨滞销的农户远不止胡玉堂、郁春阔两人。经过几年时间的推广,阜南县的晚秋黄梨种植面积在2.2万至2.5万亩之间。由于种植年份不一,进入盛果期的时间也有所不同,目前实际挂果面积接近1万亩。其中,大约有5成的黄梨因为连续阴雨,仍未采摘销售。
黄梨滞销事出有因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的黄梨出现滞销主要因为上市期持续降雨、产量增速较快、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引起的。其中,天气原因不仅影响了果品质量,而且对农户采摘和客商采购带来不利影响。
“今年七八月间,阜南当地经历了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部分果农降温不及时、管理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二、三级果比例较高。”阜南县农委黄梨办负责人沈金斌介绍说,黄梨成熟期降雨偏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品的口感和质量。此外,黄梨在雨天是不能采摘的,主要是因为果子在树上都有套袋,淋了雨含水量高,摘下的果子放不了多久就会腐烂变质。不仅如此,今年阜南当地的黄梨总产量在500万至600万斤左右,是去年的5至6倍。这些黄梨大部分集中在11月上旬上市销售,有限的销售渠道很难满足广大黄梨种植户集中上市销售的需要。加上,有些农户因为前期收入较高,部分二、三等果去年可以卖到两块多钱一斤,今年因为集中上市只能卖到1块钱一斤,不愿意低价对外批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梨的正常销售。
“黄梨头年、第二年不挂果,第三年亩产500至1000斤,第四年2000至3000斤,第五年到了丰产期亩产可达5000斤,待六年以后最高亩产可达上万斤。”沈金斌介绍说,阜南县大规模种植黄梨大约在2012年,现在多数树龄是四年,即将进入丰产期。这样看来,因为产量大幅增加,明年的销售压力将会更大。
配套设施正在加强
2012年,阜南县作出发展决策,要打造中国的晚秋黄梨基地,提出到2015年发展晚秋黄梨3万亩,2020年达到10万亩,并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晚秋黄梨产业发展的意见》。然而,随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的成倍增长,相关配套缺失的“短板”在黄梨产业发展中逐渐突显。
“在意识到黄梨品种相对单一,未来销售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之后,我们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阜南县农委黄梨办负责人沈金斌说,去年,阜南县提出在发展黄梨同时,全面发展桃树、苹果、葡萄等其他果树品种;鼓励发展早中熟黄梨品种,实现错峰销售。另外,当地还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农户利用老宅基地、废旧厂房建设冷库。同时,农户每建500立方米的保鲜冷库,政府将给予10万元的奖励,且最高不超过50万元。目前,阜南县苗集镇境内的一座200立方米的冷库,已经储存黄梨鲜果150吨左右。兴农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的一座库容1000立方米的冷库即将建成,相邻的黄岗镇正在建设一座3000余平方米的冷库。
除此之外,部分梨农已经与黄岗镇一家饮料生产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待建成投产后向这家企业供应富硒黄梨。“现在,企业已经完成加工设备的安装,预计近期就能建成投产。”沈金斌说,企业投产后,能够消耗大量的三、四级果,对于拓宽晚秋黄梨销路有很大帮助。
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尽快给广大梨农找到合适的销路,阜南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帮助果农开拓本地和外地市场。目前,已与华润集团、央广购物等知名企业及媒体分别达成了采购、合作协议。
“华润集团前几天已经采购了5吨黄梨,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企业近期打算再订购30吨鲜果。”沈万斌说,前几年,我们的产量还不够稳定,市场推广力度相对较小,阜南晚秋黄梨的知名度并不大。现在,经过相关部门的努力,央广购物已决定为部分果农在电视平台推广黄梨鲜果。此前,两名摄影记者已经完成了种植基地的拍摄任务,预计近期就能在电视购物节目中推出。
“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水果经纪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型商超、农贸批发市场取得了联系,部分经销商已经与农户达成采购协议,当地的晚秋黄梨正在陆续运往外地。”沈金斌说,今年的晚秋黄梨虽然遇到了滞销,但是我们对未来的销售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随着销售渠道的逐渐打通,晚秋黄梨的知名度将不断提升,广大梨农在获得丰产的同时也将获得不错的经济收益。
新闻推荐
耿玲出席并讲话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