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之家成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
作为年均外出务工70余万人的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在阜南县也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据统计,当前,在阜南县,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已达87148人,占学生总数的49.6%。
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关爱,是个多方关心的问题。就此,阜南县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通过建设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寻觅“代管家长”等,努力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全县已建起460个“留守儿童之家”
“妈妈我想你了……快放假了,我很快就能见到你了……你在外也要注意身体。”中午时分,阜南县苗集镇中心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正常开放。在亲情视频区,隔着一个电脑屏幕,该校七(4)班的留守儿童唐文娇向视频那端的母亲,絮絮地述说着思念之情。
与此同时,在文体活动区和图书阅览区,不少留守儿童则玩得不亦乐乎。有的两两一组,下起了象棋、五子棋;有的则捧起一本课外读物,在角落里安静的阅读着……
“这是我们的‘留守儿童之家\’,每天早中晚都安排开放。”阜南县苗集镇中心校校长张鹤说,留守儿童之家的建成和使用,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娱乐场所,助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据悉,当前,在阜南县,像这样的留守儿童之家已建有460个,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每个“家”都有一套相同的建设标准,不仅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还设置了亲情视频区、谈心谈话区、图书阅览区、文体活动区4个功能区,以满足留守儿童在情感、心理、知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
让每个留守儿童都有“代管家长”
“老班,虽然我毕业了,但我还会经常来看你的。”电话那头,才参加完中考的留守儿童刘艳(化名)以这种安慰的口吻向班主任陆燕道着别。
“这个小孩自小经历了很多事,但一直都是这么懂事。”苗集镇中心校九(2)班班主任陆燕向记者说起刘艳的身世。今年16岁的刘艳家住阜南县苗集镇,早在她6岁时,母亲便因病去世,随后,父亲再娶、组建了新家庭。由于父亲在外务工,多年来,刘艳一直和姑姑生活。
或源于这些年少的经历,在陆燕眼中,刘艳一直较同龄人更加成熟,而且鲜少提及自己家中的情况,挂在嘴上的也多是姑姑。也正因为这,直到七年级下学期,陆燕才得知刘艳的情况。
“知道原委后,就觉得刘艳这个孩子特别值得人疼。”陆燕说,自那之后,她便不自觉地想要多关爱刘艳一分:时常问问她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她多和同学交往,支持她参加学校的各色活动……这些年,陆燕以“代管家长”的身份关心关爱着刘艳的成长,当初那个有点内向的小女孩愈发自信,多次成为学校活动主持人,主动请缨担任班长一职,在去年更是荣获市级演讲比赛二等奖。
事实上,在苗集镇中心学校里,在“代管家长”呵护下健康成长的远不止刘艳一人。当前,该校现有在校生736人,留守寄宿生663人。学校主动承担留守儿童的代管任务,实行“代管家长制度”,成立了留守儿童代管中心。16位班主任从周一到周五,始终在校陪伴着这些孩子,在生活上悉心照顾、学习上精心辅导、心理上耐心沟通,让留守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阜南县,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一套自己的关爱留守儿童体系,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予每个留守儿童必要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都能在这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您好!我是小迪,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日前,在合肥市地税局阜南路存量房办税大厅,机器人引导员“小迪”正式“入职”为纳税人服务。这是全省首台上岗的能听、会说、懂思考的纳税服务机器人。据...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