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界首新闻 > 正文

界首一自然村八农民自发组建巡逻队——义务为村民看家护院十一年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3-12-31 10:59   https://www.yybnet.net/

晚上9点,谢芝建从屋里揣上手电,扛起自制的“红缨枪”,出门与等候的其余3名村民会合。这个由普通农民组成的“联防队”,将从谢芝建家的门前出发,一路向东穿过村庄,走到与太和县挨着的地儿。然后再转向北,前行到和河南交界的河边。

据介绍,绕着直线距离只有几里路的村子转一圈,巡逻队要花1个小时。“得仔仔细细地看,到夜里3点才能回家。”谢芝建解释说,他们来来回回的溜达,是为了“让村民睡个安稳觉。 ”

由于地处三县交界,界首市芦村镇枣林村谢老家自然村组建联防队由来已久。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轮户站岗或者派岗的。 ”谢芝建回忆说,巡逻队的“工作”从冬闲开始,一直持续到年二十八。然而,当时即便村里定下了规矩,村民们也只是“愿意起来才出去巡逻”。

不仅如此,那时的巡逻队员没有“称手的家伙”,“都使的木棍,根本唬不住人。 ”谢芝建记得,有一次晚上十点,村里进了偷鸡的贼,几十个村民提着棍,一直撵到和外省交界的地方,楞是没抓着,“他们也带着东西,不怕俺们。 ”

2002年,谢芝建被推选为村 “两委”干部,分管治安。原本“唬不住贼”的联防队,在他手里“变了样儿”。他组建了一支固定的8人义务巡逻队,年龄从30多到50多的都有。43岁的队员谢芝恩回忆起参加的原因,直截了当地说:“全当溜着玩,锻炼身体。 ”。在他看来,平时在家闲得慌,还不如给村里办点事,“当时我就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

人员确定后,谢芝建又给这些义务巡逻的“弟兄们”立了两条“规矩”:巡逻队员4人一组,隔天轮换,允许调岗但绝不能“擅离职守”;晚上可以烤火,但不能动其他村民的柴火。

为了给大家配置防身的 “家伙”,谢芝建还专程找人制作了电影里常见的“红缨枪”,他亲手给系上“红须须”。“夜里扛着‘红缨枪\’,走路的也好,开车的也好,都能看见。 ”他说,只有每晚巡逻前,队员们才能来取枪,“天亮了必须还回来。 ”

没有巡逻任务的时候,谢芝建依然坚持查岗。他给队员发完枪,就会在村里转悠:先找有没有站岗的,如果有,再看缺不缺人。 “少了谁我看一眼就知道。 ”他说。

自从有了这支“红缨枪”巡逻队,这个居住着800多口人的自然村,再也没遭过偷。谈起巡逻队在外面的“名声”,谢芝建黝黑的眸子里闪着光。他说,有一次自己去临近的太和县赶集,正好遇上熟人,对方拽住他悄声说:“俺们都知道,附近就数你们村里站岗的厉害! ”

因为没有报酬,为了让坚守至今的队员们“宽心”,谢芝建时不时也会给他们点“照顾”:年关提议村里给困难家庭的队员送袋米面;偶尔自己买几包烟,大伙凑在一起抽上几口……

如今治安好了,但谢芝建心里还是放不下。 “要真被偷了,谁心里不硌得慌? ”他觉得,不管谁家被偷,都是自己的责任,“巡逻队还得坚持下去,保不准哪天出个事呢? ”

通讯员 陈振强 本报记者 王逸群

新闻推荐

高温堆肥成宝 引来大户竞购

8月6日,界首市开始对午收期间的高温堆肥进行公开拍卖,一堆堆用废弃秸秆发酵而成的有机肥料,由于物美价廉,受到当地种植大户的青睐。“两万四、两万七、两万八……”“三万第二次、三万第三次,成交...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界首一自然村八农民自发组建巡逻队——义务为村民看家护院十一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