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设在贵州的康命源,是国内少有的可以生产高性能、大口径波纹管的企业之一,其生产的改性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和精细化工材料,在国内市场可谓举足轻重。之前,康命源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来自界首一家塑料颗粒生产企业。在与供货商的接触中,康命源对界首作为全国最大再生塑料集散地的产业优势和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有了更深的了解。2016年5月,在供货商的牵头下,界首市委主要负责人带队赴贵州拜访康命源总部,双方就项目投资建设一拍即合。当年6月,康命源塑胶管道系统项目就在界首落地。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既能促进界首再生塑料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也可使企业产品优势更加凸显。
一年完成从合作洽谈到投资建设所有环节、让10亿元的大项目跨越千里落户,界首实现了要素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领导招商和亲情招商的综合发力。
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抓招商引资,以大开放推动大招商,以大招商引进大投资。近年来,界首集中产业、人力、资源、政策各方面优势,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方式方法,精准招商、选商,让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
从总投资10亿元的康命源塑胶管道系统项目,到年产30万吨可控氧化物双降解塑料母粒及可降解农用膜项目;从计划投资10亿元的河北隆通玉米收种一体化农机项目,到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以20亿元收购田营华铂公司……仅去年,界首市就有8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落地。2016年,界首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6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同比增长31%。其中工业项目39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3%,同比增长45.5%。
在引进优质项目的同时,界首还在用不断优化的服务促进项目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界首市招商办主任张亚飞告诉记者,除了相对完善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界首也在不断完善服务优惠政策,其中促进产业发展、鼓励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成效显著,仅在每年的公共财政预算中安排不低于3亿元的工业发展引导资金这一项举措,就有效激发了一批企业的发展壮大。
“来到界首才体会到真正的‘保姆式服务\’,界首项目也刷新了总公司项目落地的速度。”康命源(安徽)塑料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运泽说,康命源项目确定落户界首后,在业务办理、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界首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全力协调和帮助。眼下项目厂房已经基本建成,机器设备不久即可就位,今年6月第一批设备就能调试生产。比起发展前景,这样的速度同样让企业信心十足。
界首市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界首市将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扩大引资规模,提升引资质量,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界首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李强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