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海涛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希望通过这次警示教育,我们能够真正触及灵魂,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人,把权力这把‘双刃剑\’真正用以为群众谋利益。”4月15日下午,市委书记于勇、市长李平带领全市厅级领导干部和市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到位于阜阳监狱的市反腐倡廉第一警示教育基地,集体接受警示教育。期间,于勇如是勉励大家。
今年以来,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的要求,夯实清正廉洁之基,筑牢拒腐防变之堤,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阜阳市各级各部门精心准备,及早谋划,多管齐下打好警示教育“组合拳”,重敲反腐倡廉警钟。
精心组织,警示教育全覆盖
早在今年初,市委即把组织一次廉政警示教育纳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在市纪委四届四次全会上,市纪委把认真开展好廉政警示教育作为今年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重点,提出明确要求。
为确保警示教育实效,市纪委在典型案例选择上,更加注重突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阜阳市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为主,多选“身边”的反面典型,少选“天边”的案例,让大家心有触动,行有所戒;在教育对象上,更加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更加突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更加突出“管权”“管钱”“管人”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人员,让警示教育直指权力运行核心;在方式方法上,通过参观图板、听取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组织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综合运用“看”、“听”、“讲”、“写”等元素,“情”“理”“法”有机统一,让警示教育更具针对性、富有成效。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赴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45场,直接受教育人数6000余人。各地各单位还通过开展读一本书、观看一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举行一次辅导讲座、组织一次专题讨论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了一次廉政警示教育。
形式多样,“零距离”感受党纪国法
“八个板块,分门别类,让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能找到本系统典型违纪违法案件的发案特点和深刻原因,很好解决了教育‘一锅煮\’的问题,真正让我们以案为鉴、汲取教训。”
“89个典型案例,阜阳的就占64个。而且对每类案件、每个案例都进行精心点评,对我们触动很大。”
在市反腐倡廉第一警示教育基地,广大党员干部一边认真参观典型案例图片展,一边进行深刻反思。
“这种教育形式非常好,通过零距离、面对面的接触,让我们深受震撼。我们一定要以案为鉴,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洁身自好。”1月8日,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现场,去年以来新提任的县处级干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40余名领导干部,在旁听阜阳市一起职务犯罪案庭审后纷纷表示。
在开展现场警示教育的同时,市纪委与市委学教办组织编写了《聚焦四风正本清源》一书,汇集了相关政策规定、领导言论和中央、省、市纪委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下发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4月中旬,再次下发专门通知,要求未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认真补课,并对去年以来新担任的科级干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项目推进等重点领域,执纪执法等重点部门以及重点岗位党员干部,就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严三实”要求等内容,进行一次集体廉政谈话,认真谈心交心,及时解决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一步强化自我约束意识。
各地各单位还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向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开辟专题专栏、实时通报查处的典型案例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营造了廉荣贪耻的浓厚氛围。
入情入理,在震撼中反思警醒
“监狱高墙和现实的反差让人感到震撼,我们对党纪国法必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筑牢防线。”
“要对照这面镜子,给自己‘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生命如水,清廉如舟”、“廉洁是福,平安是宝”,这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接受警示教育之后的共同感受。腐败分子疯狂敛财、费尽心机升官,他们可悲的下场在每个人心中敲响了警钟。
各地各部门还通过对违法违纪案例的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力争达到“剖析一个案例,教育一批干部,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促进公正廉洁办事,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同时,为下一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靶子”,从机制制度上查找漏洞,强化监督管理,构建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服务于民。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任秉文 通讯员 谷嫣)4月29日,由国家邮政局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与《快递》杂志在快递行业联合开展的中国梦·邮政情“寻找最美快递员”活动在北京举行揭晓发布会。活动共评选...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