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泰国支教之旅,已有半个多月时间。这些日子里,阜阳育红幼儿园的胡辰方老师除了休息,就是忙着向亲人、朋友以及学校等“汇报”自己在泰国支教期间的故事和经历的辛酸、感动……
胡辰方说,报名赴泰国支教或许只是源于一时冲动,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的近一年时间里或许某个瞬间也有过退缩念头,但当时光流过,回首往昔时,她知道,过去的这一年,她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开展华文教育,传播中华文化,期间她与学生一同成长,收获的更多是感动和快乐。
做一件冲动事 报名“外派教师”活动,被选派泰国支教一年
近日,记者见到胡辰方时,她正在家中整理材料,总结在泰国的支教经历。翻开胡辰方在支教时拍的照片,看着那些有感而发记录下的点滴文字,一个乐观、开朗、感恩、认真负责的支教老师形象展现在记者面前。
胡辰方生于1988年,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到大,离家最远的时候就是在杭州求学的四年。“我2012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来已经考上了教师编制。但父母嫌太远,就回阜阳工作了。”
在胡辰方看来,回乡发展后,工作不好不坏,生活不咸不淡。但与此同时,在她心中有个梦想始终未变,“如果有机会,很想去外面看看。”而这个机会来自于国侨办举办的外派华文教师招募活动。
“我想这是我迄今为止做的最冲动的一件事。”2012年11月份前后,胡辰方瞒着父母偷偷报了名,去年1月份开始准备各种材料、4月份中旬敲定名单、5月14日飞往泰国,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对于我出国支教这件事,父母起初不同意。比较幸运的是,父母比较开明,让我有机会圆我自己的一个梦。”
这是一件“痛苦”事 生活和工作一度面临困境
按照省侨办统一安排,胡辰方最终被派往位于泰国曼谷孔堤公学支教一年。这是一所由华侨创建的慈善学校,招收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学生,学生大多来自学校附近和市场周边,家庭比较贫困,所以学校免除了学生书本费以及午餐费,帮助家境尤为贫寒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在这所学校里,具有浓厚的中文学习氛围,于2011年起开始接收中国的外派老师,至今已有15名中国老师曾在这里支教。
“刚到曼谷的那几天,是很兴奋的,但慢慢地,各种难题还是一度让我很有虚脱感。”胡辰方告诉记者,由于她所学专业为学前教育,她理所当然地被分配到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任教。面对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语言不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秩序总是很混乱;且泰国一节课时长50分钟,这对于学生和胡辰方而言,都是一种“煎熬”。“那段时间,几次上完课都有想哭的冲动;再或者就是为了维持秩序而累得虚脱。”
如果说起初工作让胡辰方感到很疲惫,生活上的不适应则让她分外感到受挫。“当时泰国天气很闷热,加上教学条件不好,我基本上一天到晚都处于流汗状态,而且饮食与我们这差别很大。”
好在,这些“痛苦”的经历并没有持续太长,在学校和泰文老师的帮助下,胡辰方逐渐融入这里的生活。课堂上,她和学生通过“手语”交流,学习的内容也从生硬的知识中添加了一些寓教于乐的儿歌教唱。甚至,她逐渐爱上了那酸酸甜甜的食物味道……
也是一件难忘事 与学生一起成长,传播中华文化
“虽然报名支教时是义无反顾的,但不得不承认,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找准定位。”胡辰方告诉记者,现在看那时候的自己就好比顶着“外派教师”的名头,脑袋里装着“从事华文教育”的目标,但内心里却想着只是换了地方继续当老师。“至于这个老师究竟要干嘛,当时我并不清楚。”
“这种迷茫期,直到2013年中秋节才真正转变。”胡辰方说,泰国中秋节是不放假的,但作为一所华校,他们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介绍中秋节的历史等。而那一年,如此的重任就落在了胡辰方和她的小伙伴身上。“那次,我们事先准备了图片以及文字介绍,而且在现场教唱了中文歌。”因为歌曲好听,很多学生向泰文老师询问哪里能搜得到,在之后的教学中,跟中秋节相关的内容学生们都记得一些。
“就因为这件事,让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胡辰方说,我想在泰国支教,不仅仅是在开展华文教育,其实更是传播中华文化,就好比用一只可以穿透万物的触手,带着这些中国特色伸入学生心里,在某处放下。也正因为如此,后期,胡辰方开始在活动课上教学生写毛笔字、教幼儿园孩子认识中国国旗和地图、新年布置教室时让学生设计灯笼、农历年时在学校举办“包饺子、迎新春”活动……
记者采访的这些故事,只是胡辰方支教生活中的一角,其实还有在异国他乡被总理接见、参加泰国“敬师节”、接受学生跪拜礼等,都带给了她很深的触动,同时也汇聚成她这段特殊经历中的片段,让她顺利完成了自己人生中难忘的点滴片段,并影响深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宋玉洁)4月8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卢仕仁在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下,调研了阜城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卢仕仁先后来到市公安局业务技术大楼、城南新区一期路网绿化...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