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员在“一喷三防”(资料图)
“一喷三防”是指小麦穗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肥等混配喷雾,达到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提高千粒重的目的。进入4月份,阜阳市小麦病虫害开始发生,“一喷三防”已拉开序幕。今年,阜阳市要重点防治那些病虫害?“一喷三防”要掌握哪些技术要点?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植保站站长于小平。
立即防治小麦蚜虫
于小平提醒,当前,要立即开展小麦蚜虫防治。今年,阜阳市小麦蚜虫发生早、蚜株率高、蚜量增长速度快;近期的气象条件十分有利于蚜虫繁殖,而蚜虫发生具有暴发性,一旦条件适宜,将迅速暴发为害。阜南、颍上、太和、临泉、界首、颍东等县市区近日调查显示,平均百株蚜量达50至200头,严重的达200至500头,最高达2000头以上。预计全市小麦蚜虫发生面积150万亩,达标需防治面积80万亩左右。随着气温的回升,气候条件进一步适宜,小麦蚜虫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于小平介绍,小麦蚜虫300头/百株以上、天敌数量在利用指标以下时要及时喷药防治。亩用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或5%啶虫脒乳油40毫升,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喷雾防治。
一喷三防技术要点
与往年不同,今年阜阳市小麦病虫害偏早发生,“一喷三防”也相应提前。其中,第一次防治时期为即日起到4月10日,主要防治重点为小麦蚜虫和小麦纹枯病;第二次防治时间为4月20日左右,防治重点为小麦赤霉病和小麦穗蚜。“一喷三防”期间,要结合实际情况,兼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粘虫等病虫。
防治药剂:
(1)防治赤霉病,每亩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多菌灵·三唑酮悬浮剂(亩有效成分多菌灵60克,三唑酮8克)。
(2)小麦纹枯病,防治指标为田间病株率达20%以上的田块,亩用有效成分井冈·蜡芽菌可湿性粉剂(4%+16亿个/克)20克,或烯唑醇6克,或苯甲·丙环唑6至9克,或井冈霉素10克,或丙环唑10克。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或喷施到茎基部。
(3)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盛期亩用3.6%啶虫脒水分散粒剂25克,或50%倍硫磷乳油75毫升兑水喷雾防治。
(4)防治锈病或白粉病,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毫升,或12.5%腈菌唑乳油30毫升,喷雾防治。
一喷三防补助全覆盖
据了解,今年,全市740万亩小麦将按照每亩5元的补助标准,实现“一喷三防”补助全面覆盖。虽然目前资金尚未到位,但阜阳市各县市区政府已着手采购,大部分县市已将化肥、农药等农资基本采购完毕,预计4月15日前全面完成采购任务,并将农资送达农民手中。
“一喷三防”物资将发放到村,各村再根据实际情况将农资发到农户手中,无须农户申请。
需要注意的是,“一喷三防”补贴主要针对第二阶段的防治,农民朋友应及时采购农资,避免延误防治。在“一喷三防”期间,农民朋友要注意:
1、选用正规厂家农药,到三证齐全正规门店购买;
2、配制农药时需进行二次稀释,要先用少量水化开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
3、用药量要准确,根据亩用药量及用水量配制药液,配制采用标准计量器,切勿随意加药;
4、喷药应选在晴天微风的上午9点至下午6点进行;
5、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时应戴上口罩、眼镜,防止农药中毒。
新闻推荐
访国家物联网首席科学家刘海涛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