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学生参加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日益强烈。社团活动不仅为大学生们带来丰富的校园生活,同时,也激发着大学生的兴趣,甚至为大学生规划着人生美好的未来。
高校社团逐渐向实用型转变
近日,记者走进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刚刚入学的新生们正在热烈讨论学校张贴的社团招新公告。记者从校社团联合会了解到,全校共有33个社团,包括文艺娱乐、体育健身、爱心公益、创业实践、职业培训五大类。社团联合会负责人王粲告诉记者:“以前社团数量少,而且实用性不强,多为休闲娱乐等兴趣爱好类社团。”
王粲说,现在学生参加社团的目标也很明确,大多数是为将来从业准备。“所以这几年文体类社团风光不及曾经,实用型的社团逐渐兴起。”
社团注重专业技能培训
记者在校园内走访发现,由不同院系组建的社团更倾向于专业技能的培训。新闻学院的星空传媒协会、经管学院的金融理财协会、教育学院的未来教师实践协会……每个学院成立的院系极具自身专业特点。
星空传媒协会会员张洁告诉记者,“新闻学院协会,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平台,更好地锻炼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此外,该协会还将举办演讲比赛,专业老师会前来指导。一旁的大一新生王倩云对社团进行了一番了解后,激动地表示自己一定要加入协会。“理科出身,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比较弱,自己非常喜欢新闻,想加入其中锻炼一下自己。”
阜阳师范学院设立的院系中,还有不少专业属于师范类,学校的未来教师实践协会一直受到不少学生的青睐。正在向学弟学妹传授经验的许业凤告诉记者,她从小就想当老师,又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个岗位。“不过,去年加入这个协会后,学到许多有关教案编写、说课技巧、授课方式、学生互动等各方面的专业技能。”许业凤自信地笑着说。
此类注重专业技能的社团,在阜师院不胜枚举。社团通过举办模拟比赛和大型讲座,使大学生们切实参与到实践中来,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水平。未来教师实践协会前会长凤凡说:“高校社团在丰富学生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职业化、专业化的平台。”
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师钱守云说:“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大学生社团已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它对于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学目的的不断变化,社团也越来越趋向实践和实用。”
钱守云认为,现在高校社团不再局限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范围内,而是通过建立模拟社会的平台,填补课堂对人际沟通和组织管理的空缺。既然是实用型社团,就应该广泛了解社会需要,将其与高校实际情况相结合。
阜师院闫老师说:“高校社团的发展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实际,不能闭门造车、充耳不闻,社团与社会接轨才更能体现它的实用性的价值和实用型的特征。”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关加加)9月17日,阜城园林绿化工作推进会召开,市政府秘书长王显义出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阜城2014年秋季园林绿化综合提升行动督查情况及2014年阜城园林绿化建设任务落实情况...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