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厌倦了身边熟悉的景色,许是过久了小心翼翼、一成不变的生活,我向来敬佩那些爱漂泊的人,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背上行囊,就敢去广袤的世界自在驰骋。怀着对自由的信仰,将生命的画卷涂上斑斓的色彩。可是,突然有一天,当真的遇到这样一位漂泊者,我才明白,这世上或许没有真正愿意漂泊的人,再不羁的游子最终还是渴望有个栖息的港湾。
初秋的一天,在街头偶遇一位捏面泥的老人。他胡须苍白,戴着淡黄色的软边帽,穿着青灰色衣服,神情淡然,正低头捏着面人。老人面前放着一个古旧的铁皮箱,里面是各种颜色的面泥。铁皮箱一侧的塑料泡沫上插着几个面泥人,有孙悟空、猪八戒、黑猫警长、圣诞老人等,在这灯红酒绿的热闹街头显得有些特别,让人想起过往的时光。
聊天得知,老人姓刘,祖籍江苏,今年81岁,在外漂泊了40多年。早些年的时候背着画夹,带着画笔,行走了20多年;后来年岁大了,背不动画夹,只好带着一箱面泥,以捏面泥人为生。
这么多年,他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去过很多城市。每到一地就找当地最便宜的旅社住下;然后,每天早晨八点多开始在街头摆摊捏面泥人卖。每个面泥人五块钱,一个小时只能捏两三个面人。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下来能卖十来个,生意不好的时候只能卖四五个。由于吃住都在旅店,收入只够自己一天的开销。老人说,现在他住在阜阳火车站附近的旅店,每晚要15元。他才来阜阳几天,准备在阜阳呆上两个月再走。
谈及这么大岁数为何还独自在外漂泊时,老人叹口气说:“我的故事,说出来都没人相信。”
不忍心再问下去,默默看着老人捏着面人。许是多年来心中的悲苦无人倾听,老人最终将他的故事说给我听。虽然很多地方欲言又止,说得很模糊,但还是大致听懂了。
他年轻时曾在黑龙江开过江轮。后来妻子不幸去世,家破人亡。文革结束后,他决心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踏遍名山大川,想就此忘掉前半生经历的所有悲痛。
但从老人的眼神中,能感受到他的愤懑和辛酸。老人说,他现在只剩下一个女儿在黑龙江,但始终不愿相见相认,也早已失去了联系方式。我不敢追问,他为何不与女儿相认,怕再次触痛他尘封的心事。
老人用倔强的语气说,这一生,他愿意自由自在地生活,等到走不动那天,在哪儿躺下都行。
新闻推荐
亓龙主持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