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胞胎抵达合肥。
本报讯 一辆“和谐号”列车,带着一阵急风,驶入站台,越来越近,越来越慢。在12号车厢,透着玻璃,常胜微笑着抱着四胞胎中的老三常士煜向外面招手。昨日下午1:24,经历过磨难的四胞胎再次来到合肥,他们的目的地是老家阜南,这一次,他们要回家过年。
去年4月份,本报曾报道阜南早产四胞胎常士煜姐弟出生六个月后,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早产后遗症。合肥、阜阳、上海多地的热心市民向这个贫困家庭伸出援手。时隔大半年,他们现在还好么?
记者得知,从去年夏天开始,常胜与母亲还有妻子朱成珍一起,就带着四胞胎到上海市一家康复医院治疗。目前四胞胎的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原来老二看着我,眼睛聚不了光,现在可以感觉到她在看东西了。”朱成珍提起宝贝们的点滴康复,也露出了笑容,“几个宝贝都长到了20斤左右。老三是第一个开口说话的,先叫奶奶,然后才会喊爸妈。老大现在已经可以到处走了。”
朱成珍说,现在孩子每天的花费需要2000多元,但夫妻俩和孩子奶奶都无法分身,家里只靠爷爷偶尔打工挣钱,再无新的收入。“但是再艰难,我们也会坚持下去。医生说,坚持治疗,最差也可以正常上学工作。这样,孩子才会有希望。” 苏楠 王涛 本报记者 朱庆玲/文 卞世鹏/图
新闻推荐
□新闻落地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