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阳新闻 > 正文

阜阳也产灵芝草

来源:阜阳日报 2017-05-17 06:2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郭晓林 通讯员 钱良
“真没想到咱阜阳还能产灵芝。”在日前举行的阜阳职业教育活动周学校成果展上,阜阳二职高展出的灵芝盆景引来大批市民围观。

据了解,这些被称为“阜灵一号”的灵芝,从培养菌丝、制作培养基,到模具嫁接、修剪整形,均由阜阳二职高自主完成,该培育技术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颍泉区宁老庄镇的阜阳二职高农艺基地,一探土生土长的“阜灵一号”是如何培育的。

掀开培育灵芝的塑料大棚门帘,一股湿热的气流从昏暗的大棚里涌出来。“灵芝对温度和湿度要求很高,25℃左右最适宜生长。”阜阳二职高生物教师张振是“阜灵一号”的研发者,他告诉记者,“现在正是菌丝出菇的季节,从出菇到嫁接成熟需要100天。”

走进大棚,一排排整齐摆放的圆柱形培养基上,一些棕黄色如新生鹿角一样的植物挤得密密麻麻,这便是刚长出来的灵芝菌丝。大棚深处,一些初具形状的灵芝,层层叠叠的叶片犹如腾空驾雾的云朵。“这些是嫁接了三、四层的灵芝,都已经成活了。”张振说,技术成熟后可以嫁接7层左右,且能随心塑造它们的形状。

张振所说的这一技术,正是2016年获得国家专利的“阜灵一号”模具嫁接“激活”整型技术。为实现和推广应用这一技术,张振坚持不懈探索了近7年。“作为省级特色示范中职学校,农艺专业一直是我们的强项,特别是苗木、菌类等传统栽培技术较为先进。”张振告诉记者,2010年,培育20多年食用菌的他发现,自己长期研究的技术逐渐普及,市场趋于饱和,“但灵芝栽培技术尚未得到广泛推广,于是,我就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高端菌类的栽培研发上。”

张振的想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学校还专门从农艺基地辟出90亩地用于灵芝培育技术的研发。这几年,张振借助偶然发现的一棵野生灵芝菌株,通过自己的摸索,扩繁菌种,不仅改良了栽培灵芝的培养基成分比例,还在嫁接技术上创新了“香塔式”嫁接、模具嫁接方法,成功实现了灵芝繁育、栽培、设计等技术的自主研发。

采访期间,张振拿起一块菇蕾,在一棵正在生长的灵芝上比划如何嫁接。“两三天就可以看出来有没有嫁接成功,基本一周可以嫁接两层,关键是培养基制作和菌丝培育要做好。”张振俯身拨开一个培养基说,它的主要成分都是农作物的下脚料,如锯木屑、棉子壳、麦麸、秸秆等,但制作时要拿捏好温度,做好彻底灭菌工作。

“培养基成本很低,但是产量高。”张振介绍,一袋培养基干料重2千克,成本6-8元,可产出灵芝1.2千克以上,“我们生产的灵芝药性较好,市面上每斤可以卖到80元,回报率是投入成本的8倍以上。”

基于良好的市场和先进的培育技术,阜阳二职高看到了发展灵芝产业的前景。“目前,基地已新采购一批设备用于扩大菌种繁育规模,预计明年可培育出灵芝菌种上万袋。”阜阳二职高校长陈明书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把灵芝栽培面积扩大到200亩,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同时进一步改进技术,研发制作灵芝盆景、药酒等,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逐步把“阜灵一号”推向全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眼下,张振正将成熟的灵芝栽培和嫁接方法传授给相关专业的50多名贫困生。”陈明书说,今年秋季招生中,学校将进一步扩大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努力培养更多的专技人才。同时,还将发挥职业学校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功能,通过开展系列培训,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栽培灵芝,为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职业教育也可“高大上”

冯启俊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亲情服务十米车厢2017-05-16 09:20
评论:(阜阳也产灵芝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