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银燕
日前,阜阳市地直幼儿园来了一群“神秘访客”,他们身份各异,有老练的机关干部、干练的商业精英、随性的自由职业者,也有密切关注教育动态的全职妈妈,他们的任务是带着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到这所幼儿园去“挑刺参观”,他们仔细查看了学校食堂的清洗间、备餐间,向园长仔细询问食品储存留样及餐具的消毒情况,关注的问题都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要点、重点、焦点问题……
没过多久,第二批“神秘访客”又出现在阜阳莲池小学。刚进入莲池小学,访客们就提出几个问题:学校如何在有限的学生活动面积中保证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走进学校整齐有序的阅览室,访客们关心的是阅览室能否保证开放时间?学生们能否都从阅览室借到书;进入课堂,看到孩子们专注学习的眼神,神秘访客们关注的是莲池小学地处老城区,招生压力大不大?班额是否突破国家标准……随后,“神秘访客”们走进教师办公室,检查教师有无违规征订教辅教材,实地察看学校书法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
同一天,在莲池幼儿园,“神秘访客”们更是化身为“十万个为什么”,学校有没有男教师?幼儿园里每天户外活动多长时间?学校的食材采购通过什么渠道?每周食谱是如何制定?”……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使家校之间真正实现有效互动,让民众参与学校管理,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校的规范办学,增强学校办学的透明度,颍州区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颍州区教育局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从市民和家长中招募了一批教育监督员,这些关心、关爱、关注颍州教育事业的教育监督员和督学们一同以“神秘访客”的身份进校园,融入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科研、考试、安全,以及课外教育实践活动等,实地体验各学校的教育工作。
教育监督员们以“督学”的眼光,观察与思考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并促使其积极给学校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学校排忧解难;用“督学”的耳朵,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站在学生立场上,了解和理会孩子的内在需求。
“神秘访客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让家长成为学校的“第三只眼”,借助教育监督员的监督,颍州教育已形成社会监督和专业督导的合力,促进学校管理更加规范、特色更加彰显,从而更快地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雪洁通讯员张伟日前,颍州区振兴社区在阜阳商厦时代广场门口举行了一场宣传十九大的文艺汇演。与其他文艺汇演不同,台上的演员都是振兴社区的居民们,为了这次演出,她们专门排练了舞蹈、歌曲...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