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的发展。没有纸和笔,大量应用高科技,学校覆盖在无线网络之下,教室成为实验室和生活场,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一些原本难以想象的情景正在颍州区的校园悄悄地发生,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微时代”的变革。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2017年的春天,北城小学的部分课堂悄然发生着变化:课桌上没有课本,课桌里也没有五颜六色的书包,老师不再使用粉笔,手指一挥就能讲课,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老师引导,各小组讨论互动,老师在“平板”上实时查看学生随堂练习的完成进度,根据答题情况,对每个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一目了然。
三十里铺镇中心小学是颍州区第一个实施“乐现云课堂”的农村学校,学校引进的云课堂内涵盖了课程视频、到课离课、班级动态、班级通知、课程回放、云课堂等多种功能,可以全面解决教学管理难题,为学生提供校园课程视频复习机会,能让家长实时了解孩子学习动态,帮助学校提升为高品质智慧校园。
文峰中心学校“云端+80寸平板电脑”已经完全颠覆了老师们传统授课模式,老师只需用手指或者触控笔就可直接在屏幕上书写,还可以随意选择颜色、粗细、字体等。如今,畅言教学软件已经成为文峰中心校教师教学的武器,学生们学习的助手,传统的粉笔写字模式被舍弃,教师的专业发展、集体研究、协作备课、数字化学习型学校建设、家校互联等工作全部在网络环境下完成。
大数据、云储存、交互设计,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已走进颍州区各中小学校的课堂,颍州区的师生们正感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另类”精彩。
学习型智慧教师+研究型智慧教师最近一段时间,颍州区教育局局长白莽特别高兴,在2017年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结果中,颍州5439名参赛教师“晒课”8951节,无论是参赛教师数还是晒课数均在安徽省遥遥领先,其中29节“优课”获部优,55节“优课”获省优,236节“优课”获市优,成绩位居阜阳市第一,安徽省第三。通过网上晒课与优课评审,颍州老师们从小小的课堂走向广阔的平台,与更多师生共享教学成果。
进入教育3.0时代后,大数据、云课堂、“云课程”、“慕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移动学习”等新的教育形态在颍州校园里陆续落地生根,个性化、体验式、合作式学习以及互动式教学等教学组织方式被引入课堂,“无处不在的学习”、“没有教室的学校”等新的教育形态不断涌现,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让自己的课堂取得最优化效果,成了颍州区教师面对的严峻挑战。
颍州区以教师实际发展需求为导向,个别化学习、团队学习、师徒结对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研修的交织循环,分层次、全覆盖地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利用现代化媒介的交流互动,实时共享网络教研资源,为广大一线教师交流研讨、网络教研活动和网上结对帮扶等提供技术支撑,促使其较快成长为“学习型智慧教师”。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为主线,充分调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认识与应用,实现教科研有机结合,促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智慧教师”。越来越多的颍州教师把学科作业与学习资源公布到自媒体平台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他们把一个个教学案例的探讨,一个个教学环节的斟酌,一支支课堂插曲的回放都作为“微教研”的实在内容。
据了解,颍州区制定了基层学校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应用能力提升高级研修学校组成的三级教师信息化培训体系,学校校本培训针对教师技术层面的基本应用与操作,骨干教师培训结合教学设计、说课和公开课展示培养一批能在全区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则侧重培养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数字化教师。自三级培训模式推行以来,颍州区共有4094名教师参与了信息化教学技能专题培训。根据规划,通过各项培训和活动的开展,到2020年,所有的颍州教师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
互联网+教育≠将教育简单搬到网上12月4日上午,苗桥小学张杰杰老师带领着一(七)班的小朋友在学校的录播教室中上了一节全校公开课,这间价值37万元的录播室可容纳50名学生上课,七十余名教师听课。5架跟踪式摄像机,8个麦克风,能自动对师生课堂活动进行全方位高清拍摄,自动编辑,还可实现网络同步上传。
录播教室的使用对苗桥小学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帮助特别大,“对照录像,我发现自己在上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缺乏及时评价,恰时、合适的评价其实很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可能是平常我会忽略的细节,以后一定要多多注意。”上完公开课的张杰杰老师边看自己的课堂实录边反思。
左边屏幕显示PPT课件,右边屏幕用来板书或现场展示。颍州区王店中心校的化学教师韦传才正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凸透镜》一课。韦传才用指尖轻轻点触屏幕,左右拖动,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清晰显现。尽管没有利用实物,也没有用到黑板和粉笔,但通过屏幕展示的效果以及学生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韦传才知道,这节课重要的知识点学生都已经掌握了。
王店中心校所使用的是基于希沃系统的智能双板。除了具备以前电子白板的功能,这个平台拥有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还具备随时联网搜索、存储板书以及同屏显示、整合等功能。“这个平台直观、生动,将黑板无限扩大了,可以让课堂具有延续性,学生很容易找到一节课的‘根\’。”王店中心校教务主任李泽文说。
近三年来,颍州区教育信息化技术装备投入约6025万元,配建学生用计算机、标准专用计算机教室、云桌面、录播教室、班班通、中学理化生实验室仪器设备、小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师生用电脑。全区实现中小学校宽带10M以上开通率达100%,“班班通”的学校建设率达100%,中心校和直属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率达100%,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已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均衡,高标准完成了“校校通”优化工程和教育城域网二期改造工程,全面升级了颍州教育城域网络中心核心设备和主干带宽,“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泛在学习环境已经构建完成。
教育信息化3.0时代是教学模式颠覆式创新的时代,教育理念的变更,带来了师生角色的变化,也带来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革新。颍州教师已经完成了角色的转变,他们从教师转变为教练,成为了学生信任的学习伙伴,颍州教育经历了以电脑、投影、电子白板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1.0时代,以技术应用与教育实战为数字校园标志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现正全面向以“智慧校园”为方向的教育信息化的3.0时代迈进。
颍州区教育局 刘银燕/文 申钊 刘婉倩 吕春华/图
新闻推荐
李志伟等分别参加政协各界别小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