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晓林 实习生 王庆梅 通讯员 薛沛
传递温暖之情
“您好,我是今年‘接您回家\’活动的志愿者,请问有什么能帮助您的吗?”自1月28日阜阳正式启动“接您回家”活动以来,这是志愿者祝福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2014年,祝福参加了“记忆阜阳伴您行”志愿服务。此后,他连续参加“接您回家”活动。“今年更是有幸参与到首次开辟的东莞至阜阳专列志愿服务。”说到这,祝福倍感自豪,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专列的服务内容比较多,比如要提前到达东莞确定当地火车站的路线流程,分装各个县区为返乡农民工准备的礼包。”祝福介绍说,回程时,大概每两名志愿者服务一个车厢,处理车厢内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为生病的老人或带孩子的妇女协调卧铺等。
阜阳“接您回家”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1年,活动日益规范化、参与人数逐渐增多。阜阳作为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年末有近300万的劳务人员从全国各地回到阜阳。团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运期间,全市各县市区有近900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
在一年年的志愿服务中,温暖在你我之间传递。祝福回忆说,他在去年的志愿者服务中,主要在火车站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包括在出站口举着“接您回家”的免费乘车牌子,引导他们去候车区,分发免费乘车票,并将群众送到爱心大巴上等。在从宁波回阜阳的专列上,一个常年跟父母在外的小女孩,向祝福笑着说:“谢谢你们,回家真好。”这些小场景仍然留在祝福的记忆中,让他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志愿者,为他人服务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感动。
爱心相伴返乡路随着
2018年阜阳市“接您回家”活动的启动,将有近千名像祝福一样的志愿者,身穿红色制服,各自服务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地,为春节返乡或离乡的人,送去家乡人的温暖服务。
志愿活动也在感染着更多青年加入其中。黄山学院的大二学生吕燕妮,趁着寒假放假回到家乡阜阳,参加了今年的“接您回家”志愿者服务。“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了,主要负责机场的志愿服务。”吕燕妮说,在机场的志愿服务主要是引导、接待、咨询。采访间,吕燕妮还忙着引导乘客找到接机口或带领不熟悉的乘客取票,还要送乘客到相应的乘车区。“机场的志愿服务是轮班制,上一天班休息一天。”但是,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即使是休息时间,许多志愿者也会来到机场为乘客们搬搬行李、提供咨询服务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吕燕妮说,机场的“接您回家”志愿服务1月28日开始培训,29日正式启动,每天都要接待十几次航班,有时候在候机室一站就是一天。但是看到返乡人员脸上洋溢的笑容,就一点都不觉得累了。“开始接触志愿服务,并没有明确的理由,就是想给自己的寒假增添一些不一样的内容。”而加入到志愿服务后,在机场看到一架架满怀乡情的飞机降落时,她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喜悦,“欢迎回家,看一看家乡的变化。”
2月6日,从东莞、宁波发往阜阳的专列开动,一位位“小红衣”们,默默为返乡人员做好服务,一路讲起阜阳的发展变化,询问他们在外打拼的辛苦,用家乡人的真情温暖一段段返乡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玉洁)2月12日,市委副书记卢仕仁看望慰问了阜阳市部分退休党外人士,为他们送上新春祝福。当天上午,卢仕仁来到潘祥发、柴修连、张永侠等退休党外人士家中,与他们及其亲属亲切交谈,询问他们...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