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李晓建 周洪贞
近年来,随着阜阳市创建省级、国家级文明城市步伐不断向前,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单位服务更加细心、热情和周到,大家都在用文明服务衡量着自己的行为准则。
日常服务见文明
各岗位工作人员着装规范,岗位信息桌牌、人员去向牌设置规范醒目,工作秩序井然……如今,走入位于城南新区的市民中心,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番景象。去年5月,阜阳市市民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整体迁入城南新区市民中心办公,整合了43家市直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窗口,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政务综合服务,不管是服务环境还是服务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国税局窗口正在工作的康静静告诉记者,市民中心聚集着阜阳市多家单位,在这里的窗口是直接面对市民,对服务质量要求更高。“我们每天都要提前上岗,准备一天所需要的办公用品和资料;办理业务时也会在仔细准确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加快速度,更高效地为纳税人服务。”
市民中心的服务也得到了市民肯定。“以前办事要跑好多地方,现在不管有什么事,到市民中心一次就能办齐,真的很方便。”市民李洪告诉记者,以前他总觉得贷款买房是个麻烦事,真的去办了,才发现又快又方便。“银行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窗口都在市民中心,排队叫号,速度很快;有什么问题,工作人员会耐心解释,还再三确认我有没有真的明白,还主动给我留了联系方式,让我不懂再问,感觉真的很舒心。”李洪说,买房的经历让他对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认识。
特殊时期文明服务更重要
春运还没有结束,阜阳市交通部门工作人员仍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文明服务展示着阜阳形象。
从今年1月底开始,安徽交控集团阜阳管理处阜王路收费站就为春运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除了检查设备、保障道路通畅,站里备足人员,时刻准备着,根据车流量变化增加作业车道和疏导人员,应对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车流量骤增等突发情况。此外,高速收费站还丰富了便民服务台物资,延伸微笑服务,尽其所能方便过往司乘人员。
“你看,我们的便民服务台有车辆维修工具、急救药箱、简易周边路线图等,以便在春运期间遇到突发状况时,能给司乘人员提供些帮助。”收费站工作人员白露指着服务台告诉记者,除了固定服务台,遇到寒冷天气或者车辆滞留的情况,还会设立流动服务台,为需要帮助的司乘人员提供热水和食物。
而对公交司机来说,不止春运,节假日或者雨雪等恶劣天气时,他们的服务都会经受考验。
“除了细心驾驶,我们在公交车内为听力不好的老人配备了耳麦话筒报站;为晕车的乘客准备糖果和呕吐袋;还有备用雨伞为乘客提供方便……只要能想到的,我们都会给乘客做到。”11路公交司机王玲告诉记者,去年冬季时,雨雪天气影响市民出行,路上唯一坚持通行的公交车成了大多数市民的出行工具。“那段时间,我们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就要到岗,晚上10点钟才能结束,每个人都绷着神经小心驾驶,没有人休息、也没有人叫苦。刚开始还有人抱怨我们开得慢,可后来看到恶劣路况,大多数市民都理解我们,不少人都给我们加油点赞,真的很感动。”王玲说,日常的累积才能造就特殊情况下保持服务水准,只有始终怀揣着热情服务的理念才能把好服务坚持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静文)3月5日上午,市直共青团“高举团旗跟党走,奉献社会我先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授旗仪式在市民中心举行。来自市直20家单位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约200人参加仪式。仪式上,团市委有关负...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