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16日《安徽日报》8版头条位置刊发稿件,关注阜阳市城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取得的显著成效及经验。本报今予转载。
安徽日报讯(记者 安耀武)阜阳市在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完善城乡环境设施补欠账,探索机制建设管长远,城乡面貌发生“美丽蜕变”,城区大街小巷、乡村院落沟塘,昔日脏乱差现象正在得到彻底根治,呈现出干净整洁、秀美宜人的景象。
城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施一年来,阜阳市实现了整治区域的全覆盖。在城区,以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农贸市场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整治”成果不断深化;在农村,“三线三边”整治向面上延伸,全市共清理各类垃圾182.4万吨,较2016年增加了6倍。通过集中整治,一批精品线路、亮点工程涌现出来,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针对环境基础设施欠账问题,阜阳市各地加大投入,逐步完善配套设施。目前,阜阳城区205平方公里范围内,45条内河水系综合整治项目正加快施工,清河路等19条示范街道正加紧改造,阜阳城区棚户区三年改造计划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8万套。农村“三大革命”扎实推进,全市15座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开工建设,设计污水处理能力合计3.58万吨/天。农村改厕竣工9.7万余户,比省里下达任务超额完成1.4万余户,竣工率为116.9%。2017年度,当地75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71个省级中心村建设进度不断加快,主次道路已经硬化,污水管网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已初步建成。全市49个首批重点城镇建设已全面启动,各地农村按照300人至5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5户至10户配备一个60升以上垃圾桶的标准,新增环卫保洁人员1.5万人,新配备垃圾桶33.4万个,新配备环卫转运车、清运车5160辆。自然村的小游园、小广场从无到有,新建586个。
为防止环境整治反弹,阜阳市着力完善机制,坚持集中清理、机制建设一体推动,努力从根本上扫除“脏乱差”。该市建立环卫市场化机制,阜阳城区、5个县城环卫作业全部外包。在镇村,已有141个乡镇、1463个村委会实现了环卫市场化,分别占乡镇(除街道、园区)和村委会总数的94.6%、91%。同时,建立了针对保洁公司的监管机制,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制定了对保洁公司的测评细则,以加大对保洁公司的监管力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风光实习生程晓璐通讯员郭俊文)记者从3月13日召开的全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企业主体责任座谈会上获悉,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高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领导...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