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不仅是中国24节气中的春分,还是全球人民的“世界森林日”。“世界森林日”起源于1971年,由西班牙提出,并于同年11月被联合国棉农组织(FAO)正式予以确认。设立这个纪念日的初衷,是为了引起各国对人类的绿色保护神——森林资源的重视,通过协调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频频来袭的雾霾成了各国民众的“心肺之患”,生态文明变成了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阜阳市今年春节期间全面禁燃禁放,正是积极应对雾霾保护环境的举措之一。作为普通市民,只要是一些力所能及的行为,同样能做出对生态环境有益的事。比如,少用纸巾,多用手帕;办公用纸双面打印;外出用餐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等爱惜资源的行动。我们保护自己的肺,更要关爱地球的肺——森林,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排,爱护林木,为共建绿色美丽家园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燕通讯员戚武齐颍东区正午镇吴寨村,笔直的村路两边,东华西兰花、阳光花卉等农业企业相继映入眼帘,村内小楼林立、环境整洁,一派和谐美好的新农村景象。昔日的贫困村之所以能发生翻天覆地的...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