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四中“志在·愿在·我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09年,2010年由共青团颍泉区委正式下文命名,是阜阳四中十多年来精心培育的德育成果。本着“立足校园,服务社会,提升自我”的服务理念,培养了四中青年师生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关爱他人的高尚品德。
目前,成员包括185名青年教师和近3600名青年学生。阜阳四中积极探索志愿服务长效运行管理机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志愿者服务品牌——阜阳四中“志在·愿在·我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形式多样,服务社会,亮点纷呈
为了更好地提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学校组织开设了以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发展历史、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等为内容的德育课堂,让志愿者们在更多的实践中体现自我。
积极参与学校日常管理。为了营造文明整洁的校园生活环境,青年志愿者主动承担了对校园卫生的监督检查任务。向全校师生发起了“随手捡起一片纸,做个校园文明人”的活动倡议,定期对全校卫生进行检查和清扫。
阜阳四中青年志愿者还参加了阜阳四中红十字会,经常面向全校师生进行演练救护培训、普及流行病的预防知识;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在全校发起一元钱捐助活动,用于对学校困难学生进行救助;并组织发起了“光盘行动”,宣传节约粮食,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志愿服务队每年都组织消防疏散演练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培训等活动。
自我教育,自我成长。青年志愿者发起的自主管理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平台。全校青年志愿者按校团委统一安排以班级为单位参加自主管理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分为礼仪组、卫生组和考勤组三个小组。礼仪组负责门岗早晚迎送师生及学校大型活动礼仪;卫生组负责全校的卫生保洁;考勤组负责各班师生出勤情况统计及班级纪律。活动结果实行一周一公布,一月一总结。
阜阳四中有文学社、舞蹈社、“红泥坊”、陶艺社等九个社团。舞蹈社作品《东北情》被推荐到省参加表演;文学社作品《高考!高考!》获评市话剧一等奖;陶艺社学生作品多次被《阜阳周报》、《颍州晚报》、颍泉教育信息网、颍泉先锋网等多家媒体报道。2013年,舞蹈社、陶艺社被颍泉区教育局评为优秀社团。
心连心奉献自我。在每年春运来临之际,阜阳四中青年志愿者都和心连心志愿者联盟到阜阳火车站维持秩序、清扫垃圾和帮贫扶困;联合团区委志愿者进行义务植树;联合市区艾防办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联合二中、九中志愿者上街进行普法宣传;联合师生志愿者定期走上街头进行文明创建活动,为阜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奉献力量。
发扬志愿精神,争创德育特色学校
多年来,阜阳四中一直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并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中。“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每个学校的使命。阜阳四中“志在·愿在·我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就是四中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张名片、一面旗帜。在对多年来学校德育教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四中特色的“引导·体验·内化”的德育教育模式。
“引导”即引领和指导,在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不论是对良好德育的认知、践行,还是弘扬等都要进行思想引领、具体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是非曲直,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让正能量充满德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主旋律。“体验”即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只是课堂上的传授和德育工作者的说教,更多的是学生主动、互动的参与式活动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抽象的仁、义、礼、智、信等外化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感悟,潜移默化地净化洗礼心灵,完善提升人格。“内化”即让美德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结果;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感恩等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成为一个文明的人、高尚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成绩属于过去,阜阳四中青年志愿者将继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奉献自己,服务他人。阜阳四中也希望借助创建德育教育特色学校的契机,继续做好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
杨涛 马磊 王宁
新闻推荐
昨日,一架墨绿色的美国产贝尔407GX直升机,从河南省郑州市上街机场起飞,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飞行,安全降落在阜阳机场,这标志着由阜阳日报社举办的2015“俯瞰颍淮”大型航拍活动进入倒计时。此外,市民还能...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