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颍东区向阳社区,有一对特殊的邻居:今年54岁的刘大姐和今年94岁的文奶奶。两家相距十几米的路,刘大姐每天至少要往返两次,每次过去,她不是在厨房里忙活为老人做午饭、晚饭,就是满屋子转悠,帮忙打扫卫生。
刘大姐知道,老人的两个女儿远嫁,身边缺少人陪伴,她愿意做老人的“贴心小棉袄”,陪着老人……
这一陪,就是8年,在她看来自己只是做了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可就是这样的“小事”,却让社区里的街坊邻里觉得暖暖的。
一个场景,让她心疼
看到老人寒风中拄着拐杖独自买烧饼,她走上前
刘大姐,名叫刘桂勤,在颍东区经营一家宾馆。近日,颍州晚报记者来到该宾馆,却迟迟未见到刘桂勤。
后来,在附近居民的指引下,在距离宾馆十几米外的一间瓦房内,见到了刘桂勤。
原来,当时她已替文奶奶烧好了当天的饭菜,打扫好了房间。
“如果没有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也许活不到今天。”文奶奶说,她今年94岁,两个女儿都远嫁,常年无人陪伴。
刘大姐和文奶奶的故事,还要从8年前说起。2008年冬天的一天,天气异常寒冷,文奶奶拄着拐杖,在火车站附近买烧饼。当时,刘桂勤路过那里,看到弯着腰的老人踽踽独行,很是心疼。
当时,她走上前跟老人简单聊了几句,了解到情况后,就承诺以后会帮忙照顾老人。
让文奶奶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个之前不怎么熟悉的人,却成了她的“上门保姆”。从那时起,刘桂勤就成了文奶奶家的“常客”,天天去她家烧饭、做家务。
一种坚持,温暖
8年每天中午、下午为老人做饭、送饭,还带她看病、为她买药
这一坚持,就是8年。为了让老人吃得好点,刘桂勤天天问她爱吃什么,变着花样调剂伙食,不是烧排骨汤,就是做红烧土鸡,不是炒素菜就是炖鱼汤。到了周末,刘桂勤还上门给老人当“清洁工”,洗衣服、扫地、换被罩……
“平日里,她要管理宾馆,工作也忙,可她就不愿意放弃我这个老太婆。到了中午11点、下午6点,她就准时来我家照顾我。只要是她烧的饭,我都爱吃,尽量吃完,不浪费。晚上,怕我一人待在空荡荡的房间无聊,她还给我买了台小收音机解闷。”文奶奶说,逢年过节,女儿不在时,她就送饭来,她若忙,就让孩子来送饭。
除了坚持给老人做饭、送饭,还有很多事让文奶奶很感动。
两年前,老人一次外出摔了腿,走起路来不是很利索,因此平日拿药成了难题。刘桂勤知道后,就常替她跑到诊所拿药;前段时间,老人得了重感冒,刘桂勤还背着她去附近的诊所吊水。在诊所,老人上厕所不方便,她就一手推着轮椅,一手举着吊瓶,将老人送过去……
“到了冬天,我怕冷,不愿下床,她就把饭送到我面前喂我。”在文奶奶看来,这个原本跟她非亲非故的人,却像她的“贴心小棉袄”一样温暖。
刘桂勤的爱人说,她天生就乐于助人。“看她做了好事,每天都很快乐,我们也不说啥,都很支持她。”现在,邻居们只要有人提到刘大姐,都会竖起大拇指,为她点赞。
对于文奶奶,刘桂勤也有着自己的打算:“只要我能干得动,就会一直这样给她做饭、送饭。”
颍州晚报记者 徐睿 实习生 刘雪亚 通讯员 张浩 文/摄
新闻推荐
“广告,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自腾讯正式上线朋友圈广告以来,其精准触达、社交互动以及亿万覆盖的特征,吸引了无数广告业主的眼球。8月21日,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腾讯公司联合主办的“腾邮赢客中国行...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