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一场主题为“大美阜阳,为爱奔跑”的“三献”(献血液、献造血干细胞、献人体器官组织)公益主题宣传活动在阜阳市民中心前广场举行。
市红十字会、市妇联、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中心血站、颍州区文明办、颍州区卫计委、颍州区红十字会、颍州区妇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近千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现场工作人员统计,现场60多名志愿者无偿献血,献血量超过20000ml,5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现场5名志愿者表示捐遗意向。
活动现场,10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代表上台领取荣誉证书,并讲述了他们的心路历程。
全家三人志愿捐献遗体
“即使不在了,也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今年52岁的李建举,是阜阳市环卫局环卫督查支队的一名职工。
当天,李建举一家三人来到了活动现场,作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代表当场领取了表彰证书。
“我们一家三口都签了志愿书。”李建举说,他和女儿,还有孩子的大姨杨梅,都是受妻子杨春艳的影响,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李建举告诉记者,杨春艳早在2014年就已经签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并经常向身边的家人、同事宣传遗体(器官)捐献的意义。在妻子的影响下,李建举决定向妻子学习,百年之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为社会做点贡献。
让李建举意外的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家人说后,大姐杨梅和女儿李黎不但坚决支持,还表达了共同捐献遗体的想法。
于是,2017年,李建举带着孩子以及杨梅,一起签下了捐献志愿书,共同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据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像这样一家三口一起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在阜阳还是首例。
“能对社会帮一点忙,就帮一点,将来有一天我不在了,也希望能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就全家签下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的行为,李建举这样解释。
老夫妻携手签下志愿书
“精彩活过每一天,笑看人生”
在活动现场,两位长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对年近六旬的老夫妻,丈夫叫巫义德,妻子叫郑勤,当天,夫妻俩携手登台,作为遗体(器官)捐献者领取了表彰证书。
老夫妻家住阜阳市拖拉机厂家属院,平时很热心,就喜欢给邻居们帮帮忙。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巫义德成为一名义务献血志愿者,之后他每年都要到市中心血站献两次血。刚开始,老伴对巫义德的行为不是很理解,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扭转了她的想法。
2010年,郑勤被查出患上癌症,那阵子,郑勤在老伴孩子的陪伴下,四处求医,治疗费用也是噌噌地往上涨。“说起来,还是党的好政策救了我。”因为国家的新农合政策,郑勤的大部分治疗费用都得到报销,没有给家庭造成太大负担。
“打那以后,我就跟老伴商量着做点啥,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郑勤说,后来得知国家遗体捐献的政策后,她立即找老伴商量着百年之后捐献遗体,老两口一拍即合,当即找到红十字会签下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巫义德说:“希望百年之后,最后为国家,为人民做点贡献。人活着每一天都要精彩,笑看人生。”
颍州晚报记者 任刚 实习生 胡健/文 王彪/摄
新闻推荐
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务求必胜的信念 全面打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上接一版孙正东说,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必须要全面掀起创建热潮,凝聚强大的攻势和浓厚的氛围,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让创建工作和创建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创建工作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