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人的肌体,那么小街巷算是其中的毛细血管。作为群众出行的必经之路,小街巷的路况直接影响着附近居民的幸福指数。
昨日,记者来到颍州区文峰街道办事处文峰社区所在的规划巷,看看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后,这条小巷的新变化。
“以前的规划巷,路面坑坑洼洼,可以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站在巷口,文峰社区居委会主任汪合新说。
小巷内主要有两处居民点,分别是建筑研究院生活区和代庄居民组,每天群众出行,都对这条300多米的小巷吐槽不已。
因为小巷内长期没有路灯,晚上回家的群众,手电筒成了“标配”,走路时一不留神,可能崴了脚、踩了水,甚至跌倒摔跤。
路面不好,群众住着窝心,自然也产生不了对小巷的爱护之心。“那时候,路面都是坑坑洼洼,旁边居民也不注意保护,各种生活垃圾随处可见。”
2014年,社区对小巷进行了重修整改,道路被整修成了水泥路面,还新建了雨污排水管线。去年,小巷内又装上了夜间照明的路灯,设置了垃圾投放点。随着配套设施陆续完善,小巷日渐靓丽。
赵大妈今年70岁,在这里居住已经有20多年,说起规划巷的变化,她深有感触。“那个时候,一到天黑,俺就不敢出门。不说地面不平了,生怕巷子里窜出个坏人啥的。”赵大妈指着路边电线杆上的摄像头说,现在好了,不但铺上了水泥路,还装上了监控,都跟社区里的治安室连着。“地面整洁了,夜里亮堂了,俺们住着也更舒心了。”
昨日,记者注意到,巷子里的墙角处堆放一堆青砖,几名工人站在施工架上正在修葺墙头。在修葺完毕的墙头上,可以看到顶端被装上了青砖瓦片,颇有些古色古香的味道。而在小巷北墙上,被新刷了一层白漆。
汪合新说,前几年整修后,因为风吹日晒,小巷的墙壁颜料脱落,墙头上也杂草丛生,远远看去,一片斑驳破落的景象。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社区决定,重新粉刷墙壁,换上孝老爱亲、传统文化故事等墙画,再借此机会,将墙头重新整修,让小巷变得更美。
颍州晚报记者 任刚 实习生 胡健 通讯员 朱利凤/文 王彪/摄
新闻推荐
我局于2018年3月16日在《阜阳日报》等公开发布阜国土(拍)告字[2018]3号公告,2018年4月9日经批准,公告中的[2017]—57、59号地块出让方式由拍卖出让转为挂牌出让。竞买人获取出让文件、报名、交纳竞买...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