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立成 通讯员 何志文 连日来,家住颍泉区伍明镇陈刘村的来于雷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忙活开了。“当前正值小麦抽穗和扬花灌浆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我得抢抓晴好天气做好防治工作。”来到田头,来于雷从机动三轮上卸下农药、水桶,开始调配药水。
来于雷前些年开了家窑场,后来响应国家环保号召,关闭了窑场,流转了2000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并于2016年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主要种植小麦和露天蔬菜,经济效益还不错。”来于雷介绍说,目前小麦病虫害防治的主要目标是赤霉病和蚜虫,所使用的农药有戊唑醇、联苯菊酯等。
正聊着,安徽天鹰兄弟无人机科技创新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带着植保无人机匆匆赶来。简单打了招呼,来于雷把调配好的药水交由他们,然后装载到无人机的药箱里。
随着加药、电池安装等程序的完成,技术人员张彦彦操纵遥控器,一架植保无人机稳稳地向麦田上空飞去。放眼望去,整片的麦海翻着绿浪,煞是喜人。随着无人机前行,细密的药水成雾状散开,均匀洒在叶片上。
“第一次用无人机喷药,它飞得真快,药喷得真均匀。”看着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果,来于雷不禁回忆起往年“一喷三防”时的情景——背着药桶、顶着大太阳在麦田里来回喷洒,人劳累不说,效率还低,而且容易踩坏小麦,“无人机就是厉害,省时省力效果好。”
彼时,麦田边来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天鹰兄弟公司技术人员适时进行了技术宣传:“近几年无人机技术发展很快,以现在作业的这架为例,可实现智能作业,只要人手持遥控器绕作业田地一周,即可自动生成飞行路线。”
听了介绍,围观的村民无不感慨:“现在种地都用上飞机了,真是越来越省事了。”
据市农机局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阜阳市无人机技术日益成熟,全市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已达320台,为“一喷三防”等田管工作增添了科技动力。当前正值“一喷三防”关键期,阜阳市组织利用植保无人机或直升飞机开展统防统治示范,取得了良好成效。
另据了解,前几天,阜阳市局部地区降下小雨,为小麦赤霉病发生创造了条件。市农委专家提醒,各地一定要清醒认识,进一步宣传动员,做到应防尽防,不漏一户一田;要适时组织开展第二次施药防治,确保小麦赤霉病得到有效控制。
新闻推荐
阜阳市颍州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创建教育强区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保障建设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颍州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推进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战略,坚持经费倾斜教育、全民支持教育不动摇,认真践行国家均衡教育发...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