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武艳 王金友 农贸市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创建文明城市号角的吹响,阜城各地区开始着手开展环境整治升级改造工程,农贸市场作为市民日常生活必去的购物场所,环境卫生要求更为严格。日前,记者走访了颍东区几家农贸市场。即将进行整改、扩建的农贸市场得到市民的欢迎,经营户的诚信和服务意识在整改中得到大幅提升,成为文明创建中最鲜活的缩影。 改善卫生环境
入夏后的阜城温度上升迅速,顶着太阳,记者来到颍东区闸东农贸市场。走下颍河闸大桥,远远望去,市场门口摆放整齐的电动车已有多排。来往市民快步走进市场,跟着他们的脚步,记者看到,整齐有序的摊位,干净的瓷砖地面,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闸东农贸市场位于颍河闸大桥东侧,交通便利,是周边市民买菜的主要场所,市场占地11亩,总投资480万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提供公益性摊点集中区近400平方米,有11个特色经营区,有商户300多家,解决了40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周边居民6万多人。“这里以前没有菜市,大家有这个需要,就在这里自发形成了贩卖摊点,没有物业,所以又脏又乱,还堵车。”蔬菜经营户李老板在这里已经很多年,在2015年以前,他也曾经是占道经营户之一,对那时的乱象,他表示无奈,所以当提出要建新市场时,他第一个举手同意。
2015年8月,新建的闸东农贸市场投入使用,不仅分区更为明显、功能更为完善、配套更为齐全,卫生条件也明显得到改善,更是解决了之前这里占道经营的乱象,缓解城市管理压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方便居民、改善民生。
常年在这里买菜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相比几年前,这里有了很大的改观。他说:“这里环境干净,舒适,比以前好了很多,都愿意到这里来买菜。”
尽管环境卫生得到一定保障,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今年,闸东农贸市场还将进行改造升级,增加摊位,改善环境,规范经营,为更多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改造升级满足需求
闸东农贸市场是颍东区农贸市场新建、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改造升级对于当前各老旧农贸市场来说极为必要,位于向阳路与幸福路交叉口的左庄农贸市场就是其中之一。2003年建成使用后,这一市场就成为周边城乡居民买菜卖菜的重要场所。
记者来到市场时,这里的早市基本已经结束,只剩下三三两两的经营户正在收拾最后的蔬菜。经营户蔡女士告诉记者,相比以前,这里现在太拥挤了。
“刚建成时,这里环境可好了,方圆十里的人都来这里买菜。现在,早晨的时候,门口都是人,有流动摊贩,也有购买的市民。”蔡女士告诉记者,尽管这里有200多个摊位,但是已经难以满足市民需求。
“根据情况,区政府决定将此市场改造升级扩建。改造后,这里的面积和摊位都将翻一番。同时,配合周边居民小区的改造提升,在周边建设停车场,打造示范小区。”胡桥社区党组书记孙永安表示,左庄农贸市场
目前是社区内最大的农贸市场,已难以满足需求,因此,下一步社区内还将建设新市场——新华城农贸市场,尽可能满足居民需求。孙永安介绍说,农贸市场是文明创建的重点和难点,除了强化硬件设施,下一步,左庄农贸市场还将在严格执行常规管理标准、确保环境整洁有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守法、诚信、文明经营活动,提高经营户自觉守法、诚信经营意识,打造文明农贸市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徐立成5月4日,临近中午,颍东区插花镇毛桥中心村村民马萍走进厨房,开始准备午饭。她一边打开冰箱查看食材,一边盘算着...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