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玉洁 实习生 王诗瑶 不出大门,入住老人就能享受到医疗、康复服务;身在养老院,多种多样的健康讲座、体检活动不时开展……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京九办事处陈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龙人居养老院联合探索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养老和医疗保健服务。近日,陈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选安徽省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名单(第一批),5月23日,记者走进阜阳市龙人居医养结合护理院,看看老人们的生活如何,对医养结合的适应性和满意度如何。 身边有医生患病有保障
下午5点,夕阳西下,晚霞照进阜城京九办事处的龙人居医养结合护理院的院子,院中的老人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散步、有的在下棋,一片祥和温馨的景象。
与普通老年公寓不同的是,2015年,龙人居养老院与京九办事处陈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帮扶下,2016年,阜阳市龙人居医养结合护理院正式成立。护理院建立了门诊室、病房、康复中心、健康活动室,还有市人民医院医生郑迎辉、陈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业助理医师马干等专业医疗团队定期前来问诊。
医养结合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权威的医疗服务。记者在护理院看到,一楼的门诊大厅宽敞明亮、古香古色,二楼的病房布局整洁有序,三楼的康复室中,平衡杠、康复功能床、腕关节康复训练器、前臂旋转练习器等康复设备一应俱全。
多样化医疗硬件设施的配备为医养结合模式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更是不可缺少的“软实力”。2014年,马干入职陈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人居医养结合护理院成立后,马干便来到这里,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医疗服务。每周有五天半的时间,马干是在护理院工作的。长期驻扎在此,马干是老人们的家庭医生,也是老人们最信赖的人。
92岁的朱守珍和老伴侯广会原住在阜阳市交通局附近,听说龙人居老年公寓能提供医养结合服务,老两口便舍近求远,搬来这里居住。“有个头疼脑热的,有医生帮忙看病,还有护士照应,心里踏实。”朱守珍说,前段时间,她的胯部摔伤了,稍微一动就疼痛难忍,原本需要外出诊治的她在马干的精心治疗下,如今已完全康复。“几十年前儿子就去世了,俺们老两口相依为命。说起来,我们本没有家,来到护理院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医养相结合养老新模式 阜阳龙人居医养结合护理院副院长周随凤介绍,护理院占地3000多平方米,拥有床位数约210张,目前入住了近130位老人,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而且他们大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脑梗塞后遗症等疾病。“去医院排队挂号,对生病的老人来说是一件麻烦事,不仅需要人陪伴,还有可能会耽误病情。到周边的门诊治疗,医疗技术又得不到保障。医养结合模式下,值班医生对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测,若发现老人身体有恙,可以即刻出诊或转诊。”
一份健康档案、一份健康食谱,每天早晨查房、24小时待命,健康讲座、定期体检……针对护理院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龙人居的医疗团队提供了多样化的精准医疗卫生服务。“谁需要监测血压、谁需要测血糖、谁需要康复训练,我们都熟记于心。”马干说。
一个月前,马干例行查房时,发现90岁的张兆荣口角歪斜,肢体麻木。“这种症状疑似多发性脑梗塞”,马干一边对其进行急救,一边联系了院里的随诊车,将老人送往市中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病情稳定后,张兆荣回到护理院做康复治疗。如今,张大爷的身体恢复良好。“如果不是马医生及时发现并急救,我这条老命可能就没有了。”
在龙人居医养结合护理院,许多老人将马干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去年8月,马干去合肥进修培训一个月,老人们不舍得马干离开,有的还落下了眼泪。“给老人提供医疗服务与中青年人不同,有的老人耳背、听不清,有的反应慢,有的爱忘事,需要我们耐心问诊,叮嘱吃药的注意事项,他们心里有啥事也都愿意跟我们说。”
“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方向之一,医养结合健康托管模式,可有效缓解‘医院不能养老,养老院不能看病\’的难题,实现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无缝衔接,实现了政府、社会、家庭的多赢。”周随凤说,老人能够得到及时医治,家人也没有后顾之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
新闻推荐
核心提示再次遇到较明显降水,有些心急?也就剩今日一天时间而已。预计,明日阜阳市将逐步转回多云。这个周末,阳光将陪你度过。...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