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太和县城关镇万亩森林公园里,家家乐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成光种植的1200亩绿化树绿意绵延,苍翠欲滴;林下,今年3月份试种的200亩杭白菊清香扑鼻,迎来丰收,100多名工人正在田间采摘。“每天能采摘数千斤,经分拣、晾晒、清洗、脱水、烘干等流程后,以每公斤70元的价格,供给著名凉茶品牌‘王老吉\’。”
2014年,看到城市绿化经济林需求量增大,商机无限,吕成光投资500多万元,在太和县万亩森林公园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垂柳、国槐、女贞等绿化树木。由于种植绿化树当年见不到效益,看着林下的土地荒草片片,吕成光很是心疼。为解决林木生长周期长、投入收益慢的问题,他找来社员商量对策,动起脑筋,决定深挖林地增收潜力,让林下“生财”——今年年初,他从南京一家企业购进胎菊苗,尝试种植杭白菊。
“杭白菊喜湿耐阴,适合在林下生长。套种之后的林地因管护合理,原有林木的生长速度也大大加快,在生态上实现了林药相长,在收益上达到了林药双赢。”吕成光介绍说,当时栽种时还有所顾忌,就怕套种不成功,没想到,经过今年的栽种实验,初步估算,一亩地利润超过3000元。
这几天,尽管每天采摘量都很大,但吕成光对销售并不担心。“在杭白菊栽种前,合作社就与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了订单,由他们回收。”吕成光说,杭白菊是凉茶的重要原料,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杭白菊的需求很大,今年行情比较好,这200亩杭白菊将为合作社带来五六十万元的收入。
由于杭白菊花期较长,从开始采摘至花期结束,约有20多天时间。在采摘期,合作社每天用工量达百人。“在田里摘花,活比较轻松,完全干得下来,一天能挣五六十块钱,还可以照顾到家里,接送孙子上学,中午合作社还管饭,俺都愿意干。”城关镇金庄社区村民刘秀琴说。
今年底,合作社种植的垂柳、国槐等绿化树即将长成,开始向市场销售,又将带来可观的收益。“已经与河南的一家公司签订了协议,像垂柳,一亩地栽种52棵,生长两年多时间,一棵树市场价120元,一亩地可收入6000多元,今年出售,亩均利润在5000元左右。”
种植杭白菊,亩利润增加了3000元。有了成功经验,吕成光表示,明年将在1000多亩绿化树下全部套种杭白菊,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力争促进林药产业综合发展,让林上林下都生‘金\’。”
新闻推荐
近期,太和县李兴镇开展了为计生奖特扶对象进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该镇符合条件的户家庭享受了这一政策。本次活动由镇计划生育办公室牵头,镇中心卫生院负责具体实施,此举切实解决了奖特扶对象...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