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身体,能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图为市民在文峰公园晨练。
本报记者 穆可亮 摄
课堂上,邓娟是一位快乐的老师,给学生传播知识与力量;生活中,她是一个快乐的舞者,健康、乐观、自信。邓娟坦言,这一切都源于习武健身带来的变化。
邓娟是颍上县实验幼儿园的一位教师。和蔼、可亲、脾性好,是邓娟留给同事和朋友们的印象,因为她对生活和工作一直充满热情。直到2009年4月,邓娟被查出患上肿瘤,让时值青春年华的她几近陷入绝望。
“当时,我已丧失治疗信心了,但朋友和家人一直鼓励我,要有信心,坚持治疗。”邓娟告诉记者,在家人和朋友劝说下,她走上了手术台,开始接受漫长的治疗期。但在病痛的长期折(下,虽然邓娟强打精神,身体还是每况愈下。对此,邓娟的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以带女儿散心为由,提出让她到小区公园里打打太极,健健身。
这本是邓娟母亲的随口一说;而邓娟顺从前往,原本只是顺应母亲的一片关心。但冥冥中,邓娟的生活却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此前,我一直没关注过太极拳,甚至是第一次听,第一次见。”邓娟回忆四年前第一次接触太极拳时说,那是夏天的一个早晨,在母亲带领下,邓娟来到小区篮球场旁的一片小树林里,几位市民正在慢慢悠悠地“舞蹈”着。“太极的动作看起来柔和连绵,给我的感觉就像在跳舞,这和我大学期间的专业一样。当时,一看到就喜欢上了。”
对太极拳的一见钟情,让邓娟心里给健身打开了一扇门。刚开始,邓娟也只是跟着小区的老师学,从二十四式开始入门;由于身体不好,邓娟弯个腰都困难,只得一个星期学一段动作。“第一次,只学了起势和左右搂膝拗步,很久没有运动的身体,经过一早的活动,感觉舒服多了。”如此以往,邓娟从打太极拳中重拾生命的乐趣,也重树起生活的希望。
周而复始,到2010年初,邓娟已经出师,她风雨无阻,每天都坚持练上一会;就在这一年,邓娟还获得了安徽省社会体育和健身气功指导员资格。如今,每天早晚,总能看到邓娟在颍上县管仲公园晨练点带领市民一起练拳的身影;周末,邓娟还会专门赶到阜城,与她的老师苏锋及其他拳友一起切磋交流。2012年,邓娟参加了全国传统武术比赛,获得太极拳青年组银牌以及阜阳市第一届体育大会太极拳比赛青年组冠军,还代表阜阳市参加了全省体育大会开幕式和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展演活动。
“现在,每年的检查中,我的各项指标都正常;对我而言,就像获得了一次新生。”邓娟谈及健身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时说,参加健身锻炼,除了强身健体外,最主要对于性格和人生的态度也有所改观。“同事们都说我变了,变得洒脱了、飘逸了,走路轻快,工作得心应手,气色好得令人羡慕。”
邓娟告诉记者,习练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加强健身锻炼,能给大众带来健康,这是件美好的事情,而她自己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接下来,她愿做一面旗帜,继续传播发扬太极这一传统国粹,让更多人享受到健身的好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邓翔 见习记者 杨清跃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