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燕1968年出生在颍上县六十铺镇的一个普通农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她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卖小吃、承包砖窑厂、养猪、种杞柳……历经数度挫折,却凭借着坚韧、勤奋、诚信的品格,成功创办了固定资产几千万元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颍上县雪黎面制品有限公司。
郝家燕的创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她刚进入六十铺镇某造纸厂工作没多久,发现镇上经营小吃生意的不多,但市场需求却很大,就果断地辞去了工作,学习炸油条,并很快在六十铺镇街头支起了一个小吃摊,卖油条稀饭、凉菜和馒头等。郝家燕很快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用赚来的钱为家里盖起了四间砖瓦平房。
1989年前后,郝家燕感觉卖小吃前景不大,就思量着转行。她看到当时农村兴起建房热,对砖的需求量很大,就东拼西凑了2000元,租赁了一家砖窑厂,无奈却因种种原因经营失败。2003年,郝家燕又承包了40多亩洼地,种植小麦、玉米和杞柳。没想到碰到了旱天,杞柳没长好,反而长满了荒草,郝家燕的创业再次以失败告终。
接二连三的挫折并没有让郝家燕灰心,她又开始新一次的创业,她说:“俺做过小吃、种过小麦,发现从小麦到面粉之间,利润空间很大,决定发展面粉加工业。”
2005年11月,郝家燕通过贷款等方式筹集了几十万元资金,创办了一家面粉加工厂,并迅速发展壮大。2008年,郝家燕又引进外地客商,共同投资1000多万元,在红星镇宁大村建设了颍上县雪黎面制品有限公司,日处理小麦能力300吨。公司还在红星、六十铺等乡镇建立了4万亩优质小麦就地转化基地,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06元至0.1元的价格收购基地种植户的小麦,带动了农民增收。
“做事业除了踏实苦干之外,最重要的是讲诚信,特别是从事食品加工行业更应该如此,不能因蝇头小利破坏了企业的信誉。”郝家燕告诉记者,从面粉厂成立的第一天起,她就严把产品质量关,即使在企业资金困难的时候,仍然坚持不断加大投入,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在她的努力下,雪黎面制品公司于2010年顺利通过 ISO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产品畅销上海、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2012年实现销售额6000多万元。
“我计划今年再上马一个日生产能力60吨的挂面加工厂,拓宽企业生产范围。”郝家燕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走出公司车间,来到附近的一片麦田边,她指着田间套种的果树介绍说,“我现在已种植了60亩地的黄梨,下一步还要在黄梨树下套种小麦、西瓜,利用面粉加工剩下的瘪麦发展规模土鸡养殖,走生态、立体农业发展之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冯启俊 见习记者 高楠)5月11日,我国“三农”问题专家张晓山做客颍淮大讲堂专家报告会,他有关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系列独到观点,引起现场听众的热烈讨论,大家表示,这样的高端报告内容丰富,紧扣...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