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防战士到回乡务农,从文化站到司法所,从镇政府干部到村支部书记,现年58岁的颍上县六十铺村党支部书记郝家标,利用工作之余,以自己长期普法、脱贫工作为素材,创作了一部40万字的小说《风雨支书路》。全书将于今年年内全部完成面世。
由一个兵转型为村支书
早在部队服役时,高中学历的郝家标就是消防支队的笔杆子。他爱学习,爱写作,又热心服务社会。每逢星期天,他都报名参加地方帮扶工作,来到驻地小学校担任孩子们的课外辅导员。复员回到老家颍上县六十铺镇五十铺村后,郝家标利用农忙空闲,常常在报纸上发表“豆腐块”,很快他就被当时的人民公社抽调过去担任文化站创作员。
期间,郝家标开始对普法工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长期从事普法工作还连续荣获“一五”、“二五”普法先进个人。 1988年初,郝家标带领村民们尝试办企业发家致富。他创建的颍上县福利包装厂,吸纳了28名残疾人就业 (职工共 45名)。凭自己的刻苦努力,他还考上了中级经济师职称。由于工作出色,1995年 5月,他被批准转为正式国家干部,担任六十铺镇党政办秘书兼法律服务所副所长。2001年3月,镇领导决定委派郝家标担任五十铺村党支部书记。
业余时间写40万字小说
自从担任村支书后,这位皮肤黎黑的村支部书记起早摸黑地带领乡亲们勤劳致富,十二年来,这个拥有五千多人口的村子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在祥和安宁的红火日子背后,身为村支书的郝家标,在理想、感情与现实中生活,让他对一路上的风风雨雨深有感触。
2012年,身为安徽法学会会员、阜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的郝家标,决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预计40万字的长篇小说《风雨支书路》。2012年12月,郝家标创作的16万字《风雨支书路》上部杀青,受到圈内人士广泛好评。此前创作发表的《黑背犬》等4万字作品也被收录进此书,颍上县原副县长郝立昌欣然题写书名,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悦亲自为此书作序,称他不失为“基层村组织书记学习的标杆”。据了解,该书下半部20万字也将于今年内创作完毕。
性格倔强自取笔名为茅石
事实上,多年来郝家标一直笔耕不辍。先后在《安徽法学》、《安徽文学》等杂志报刊发表了一系列长篇通讯报道和小说、诗歌等。
郝家标由于生性耿直倔强,他被同事们戏称为“茅缸里的石头——又臭又硬”。郝家标闻言,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认为对自己的评价很中肯实际,遂就采用了“茅石”这个笔名。据悉,吉林出版集团文史出版社编辑此书时,认为这个名字实在不雅,打电话和他商量是不是换个名字,但郝家标不同意。他认为,自己半辈子做人的确就是这样“又臭又硬”走过来的,后来经过商酌,各自作了让步,使用“矛石”这个名字。
聂学剑吴尚
新闻推荐
颍上八里河风景区打造一流水上乐园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