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周广亮 韩超
虽是冬寒季节,颍淮大地却涌动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滚滚热潮,洋溢着奋进拼搏的勃勃生机。
连日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艺术化宣讲团奔赴各县市区、市开发区,集中宣讲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共作专题报告10余场,万余名干部群众现场聆听报告会。透彻深入的宣讲、生动形象的阐释凝聚起奋进的力量,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加速阜阳崛起的火热实践。
大规模宣讲 让全会精神家喻户晓
组织开展宣讲活动,是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的需要。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下,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已成立了两个宣讲团:一是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由10名同志组成的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主要面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宣讲;二是成立市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艺术化宣讲团,采用大鼓书、顺口溜、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到乡村巡回宣讲。
“这次宣讲责任很重,要求很高,我们一定努力把全会精神讲全讲透讲实,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纷纷表示。
“这次全会充分体现了顶层设计理念,设计的具体图纸是‘六大改革\’,具体施工主体是全党、中央、各级党委、人才、人民‘五大主体\’。”“《决定》中提到‘改革\’137处,‘创新\’44处,‘完善\’113处,‘建立\’83处……”到各地宣讲前,宣讲团对全会精神进行了深入浅出、鲜活生动的解读。
市委办公室还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工作的通知》,对组织好市委宣讲团在各地的宣讲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各县市区也纷纷成立宣讲团,在辖区内开展宣讲活动。遍布全市的196个颍淮大讲堂分讲堂也纷纷邀请专家学者前来作报告,让三中全会精神家喻户晓。
艺术化宣讲 使全会精神入脑入心
“过去是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一次院一年活白干……”12月19日,市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艺术化宣讲团走进泉阳镇,当农民义务宣讲员李坤池用他自编的顺口溜,讲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时,一位80岁的老太太激动地说:“以前的日子真不好过。现在,我吃上了低保,看病还能报销,都是党的政策好。”
“向农民朋友宣传三中全会精神,就得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正是基于这一点,阜阳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艺术化宣讲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别看抽调的都是‘草根艺人\’,但他们的宣讲水平并不低,比如宣讲团成员李坤池是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孟颍是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市委讲师团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宣讲团成员尽其所能,各展所长,用生动的事例、戏曲的语言,站在群众的角度,讲出了全会精神的要点、亮点,真正做到了让三中全会精神通俗易懂。
生动朴实的语言,熟悉亲切的艺术形式受到群众的欢迎。在临泉县谭棚镇白行村,51岁的农民张启贤听完宣讲后激动地说:“豫剧、大鼓书都是俺喜欢听喜欢看的节目,唱的演的也都是咱农村近些年的变化,这样的宣讲入脑入心。”
凝聚加速崛起的正能量
一场场精彩的宣讲如春风化雨,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坚定了走全面深化改革之路的信心。所到之处,市委宣讲团的宣讲都掀起热浪,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宣讲内容全面、透彻、实在,听后很受鼓舞、启发。全会有关“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内容,让颍泉区经信委的李海平倍感振奋:“民营企业大发展的春天来了,我们要加强引导力度,不断为颍泉发展增添活力。”
“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这对我们艺术团来说是好消息,艺术团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好,群众的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朱传喜说。
集中宣讲三中全会精神也在广大网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网友“端午艾”说:“宣讲全会精神很接地气,对群众坚定改革信心、形成改革合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赞一个!”网友们还纷纷表示,“市委宣讲团的报告站得高、讲得透,使我们对三中全会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难得的改革发展机遇。”
深入透彻的宣讲,联系实际的解读,回应干群的关切,这一切正在颍淮大地上激发起学习贯彻《决定》精神的热潮,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加速阜阳崛起的强大正能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韦石)寒冬时节,困难群众的冷暖始终牵动着市领导的心。1月9日,带着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市委书记于勇深入颍上县五十铺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