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在阜阳市2014年“创业给条件、就业送岗位”招聘会现场,求职者查看用工单位招聘信息。
1月22日上午,“创业给条件,就业送岗位”招聘会在阜阳火车站广场拉开帷幕。记者采访发现,在求职的人群中,新生代农民工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相比老一代农民工,他们对未来有着更明确的想法和诉求,对融入城市生活抱有强烈的渴望,找工作时不仅要求一定的薪资待遇,更看重自己未来的发展。
找工作注重维权
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提升的双重作用下,新生代农民工比上一代有着更强的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维权态度更为积极。
来自颍东区农村的陈文平之前在浙江义乌做了2年多水电工,26岁的他已经结婚并有了孩子。这次春节回家,刚下火车就来到招聘会现场,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放心不下家里的老婆孩子,自己也非常想家;如果能在家乡就业,过了年我就不走了。”
看了一圈,陈文平对招聘企业的薪资待遇感到基本满意;不过,接着就皱起了眉头:“不知进厂以后,实际待遇是不是真的这样?最担心厂子把人招进来后就不是那样的了。”陈文平告诉记者,他刚到义乌打工时,就遇到过类似情况,因为什么都不懂,就稀里糊涂进厂工作了,辛苦工作却拿不到应得的工资,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也只能吃“哑巴亏”。所以,陈文平现在找工作,就格外注意维权了。“进厂后,企业首先得跟我签劳动合同,并要为我办理必要的保险。有了这些保证,才能放心地工作。”
希望更多培训机会
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愿从事劳动强度高、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差的工作,他们往往有着强烈的上进心,渴望得到学习培训的机会。
老家在颍州区王店镇的张鹏飞今年25岁,在温州一家鞋厂打了3年工,嫌工资太低,打算换一份工作。“在温州,从事一般的加工岗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月工资只有一两千块钱;但如果懂技术,工资能达到四五千块。”正是意识到这样的差距,没有技术的张鹏飞现在有了更为强烈的学习欲望。
“以前从事加工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很少有学习的时间;不学习吧,又只能做这样的工作,这让人很矛盾。所以,再去找工作时,希望企业能给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与途径。”张鹏飞说,“当然,这也得靠自己主动去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文化水平。”
学会技能想创业
与父辈相比,不少新生代农民工掌握一定的技能,有着明确的职业目标,更看重自己未来的发展前途,希望能有自己创业的机会。来自颍上县陈桥镇的孙玉良就是其中一位。
孙玉良今年24岁,从小就想当厨师的他,初中毕业就到成都学习做川菜,并在多家饭店打过工。学会了技能,他就产生了回家创业、自己开饭店的想法。“其实,这两三年来,自己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在成都,工作并不好找,如果开店,租金比较高,店铺也难找,竞争压力还大。在成都这几年,我攒了一笔钱,完全可以回到俺们县里开家饭店。”孙玉良对记者说,“我不愿为别人打一辈子工。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前途,我选择自己做老板。”
孙玉良说,此次回家过年,了解到家乡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感到很高兴,他想凭借学来的厨艺“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新闻推荐
2月27日,颍上县三轮车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织人员,对近期查扣的多辆非法营运三轮车进行集中销毁处理。图为处理现场。  ...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