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0月20日见报的第一位求助学生开始,至今半年里,本次爱心面对面培根助学栏目刊发的长丰一中10名贫困学生的故事受到持续关注。10名学生收到捐款48400元及衣服、学习用具若干。
成功老板不想别人和他一样苦
父亲辛苦养家,曾累倒在田埂上,18岁的杨玉凤明白,对于父亲的最好的报答是取得班级第一的好成绩。本报1月19日报道的杨玉凤的故事打动了骆念武。在合肥市包河区骆岗机场附近经商的骆念武想起了自己的青春。 1989年念高中时,骆念武的每月生活费只有10元钱,“钱花完后连着好几天靠吃馒头度日。 ”
骆念武了解到杨玉凤还有个读初三的弟弟后,表示要资助他们到大学。 1月27日,骆念武将2500元打到杨玉凤的账户上。“马上就过年了,多汇1000元,你和弟弟买套新衣服吧。 ”3月初,骆念武又如期兑现承诺,再次打入1500元生活费。
这让捉襟见肘的一家人非常感谢。年后,杨玉凤的姐姐曾要求去看看这位好心人。骆念武谢绝了,“孩子们请放心,叔叔每个月都会按时打钱,你们只管放心读书。 ”
70多岁老奶奶到学生家中家访
70多岁的老奶奶在看到本报2月23日报道瞿浩阳的故事后,对3岁丧父和奶奶相依为命的瞿浩阳倍感心疼。 “我们看到报道后,非常心疼这个懂事的小女孩。我们要到实地去看看再决定是否捐款。 ”在跟记者说明他们的真实意图时,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奶奶有些不好意思,“我们是退休的工薪阶层,退休工资也不多,想尽自己所能地帮助她,但也希望每一分钱都能花到实处。 ”
虽然交通并不方便,这位奶奶还是坚持成行。在看到瞿浩阳家情况后,这位奶奶留下了700元,并对安徽商报记者表示感谢,“幸亏你们报道这个孩子的情况,让更多人能帮助到她。 ”
农民企业家关注“编外求助者”
在本次培根助学报道的十个孩子之外,还有个编外的救助者。长丰一中高三(17)班班长张璐璐本来有个幸福的家庭,2013年8月31日,母亲和弟弟在水塘赶鸭子时,不慎落水,两人均溺水身亡。
这位编外求助者很快得到了合肥经开区农民企业家林绪元的关注。林绪元今年50岁,从事绿化生意。他曾是本报的新闻人物。 4年前,他在阜阳施工时,听说颍上县刘集乡刘台子村村委会主任刘治海坚持无偿资助着村里的一户特困人家。这户家庭儿子因车祸离世,媳妇改嫁,留下一对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小孩子只有6个月。林绪元了解情况后,便毅然接过爱的“接力棒”,开始了从合肥到颍上的爱心“接力”之旅。
听说张璐璐是班长,成绩在班上前三后,林绪元一个劲地夸:“真不错啊! ”林绪元告诉记者,他家中有两位老师,在生活资助外,还能在学习上帮帮忙。
还有位女孩需要您帮助
献爱心的还有瞿奶奶。在去年11月份组织40多位老奶奶你五元、我十元地凑满1400元给孔梦玲后,近日,瞿奶奶又寄了一个包裹到长丰一中。 “我年岁大了,儿子给我买的这部新智能手机我也用不上了,送给孔梦玲吧。 ”细心的瞿奶奶怕孔梦玲读书分心,还叮嘱代本志老师,先替孔梦玲保管好手机,等她考上大学后再交给孩子。
3月9日,爱心面对面报道了本次系列最后一位女生庞嫚嫚的故事。这个高二女生父母体弱多病,为了省钱,庞嫚嫚一个学期都没有买过水果,每周生活费不足50元。她希望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庞嫚嫚目前还没有人帮助,如果你有能力帮扶她,请和本报联系,电话18656158269。
记者 祖春玲王素英文/摄
第三批捐赠清单
受捐人:杨玉凤及弟弟捐助者:骆念武目前捐到5000元受捐人:瞿浩阳捐助者:尾号6267先生 2000元李琴 1000元合肥师范学院徐老师 500元家访爱心奶奶 700元受捐人:水婷婷捐助者:尾号6267先生 2000元 李琴 1000元
受助学生朱冠红终于有了自己的复读机
新闻推荐
职位分布在省内多个城市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