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夯实民生工作基础 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来源:阜阳日报 2014-05-27 21:1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颍上县实施社会养老保障类民生工程扫描

儿童福利院实景

农村五保供养老人

颍上县是阜阳市的南大门,境内水网密布,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开拓奋进,艰苦奋斗,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了使更多的困难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颍上县将惠及民生的事业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在财力、物力上实行倾斜,在政策、监管上落实到位。

民政工作是一项社会兜底工作,是联系困难群众和党委政府的桥梁,是平衡社会矛盾的软化剂。该县民政部门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将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及农村敬老院建设、孤儿和流浪人员救助保障等民政民生工作列为全局工作重点,统筹谋划,强化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惠民措施落实到位,力争做到让群众满意,社会放心。

强化监管 确保农村低保工作的公正性

   通过不断发展,颍上县目前已经将46197户、59746人纳入到农村低保范围,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4.06%,2013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5855.17万元,今年县财政配套550万元已经落实到位。

农村低保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保障人数多,涉及面广,给审核监管带来很大的困难,关系保、人情保等违法违规问题屡禁不止。加强对基层农村低保工作的监管,强化农村低保制度建设,规范基层工作操作行为,也是该县工作的重点。在申报环节做到“三坚持”:坚持民主评议过程、内容和人员不缩水;坚持三榜公示时限、榜次和地点不作假;坚持入户核查拍照、查验和走访不能少。在核查环节做到“三承诺”:乡镇干部承诺不乱作为;村级干部承诺不谋私利,核查人员承诺不走过场。在管理环节做到“四化”:宣传多样化,电视、村广播、网络媒体、明白纸、民生宣传台齐上阵;培训定期化,每年定期组织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执行水平;核查经常化,每年均开展全覆盖核查,不留死角,对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坚决清理出去;管理规范化,原有并户对象一律拆开,将低保核销名额用于解决“拆并户保”的遗留问题、同时坚决杜绝既享受低保又享受五保的“双重享受”问题。在建档环节做到“五完善”:完善民主评议资料、完善公示照片管理、完善到户档案、完善自查清理资料、完善低保网上录入信息。

通过努力,全县已建立起“政府主导,乡镇实施,民政管理,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农村低保工作体系,逐步解决了基层存在的操作不公开、管理不规范、资料不健全等问题,实现了低保对象管理动态化、低保标准增长自然化、低保资金发放社会化,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规范操作 确保城乡医疗救助的规范性

   今年颍上县共筹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254.737万元,其中县财政配套了836.737万元。前4个月已经累计救助了9381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974.2439万元。同时,还为五保户、城市“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对象、百岁老人、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缴纳参合金646.737万元。

为了提高工作运行的规范性,该县进一步修订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拓宽救助方式,对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实行医前(医中)救助、医后救助、一次性救助、小额临时救助四种方式,将城乡低保边缘困难人群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健全医疗救助档案管理,实行一户一档,做到县、乡专人负责工作实施,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为了使这项工作让更多的困难群众所知晓,了解到医疗救助工作的积极意义,该县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基础上,还尝试建立了医疗救助回访制度,组织工作人员不定期到救助对象家中入户回访,询问资金到位情况、生活状况等,让他们及其亲邻充分感受到医疗救助的好处。

作为新农合的政策补充,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几年来,有效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治病花费多、生活举步难的问题,减少了“因病致贫”的现象,得到公众的一致肯定。

加大投入 确保农村五保供养的普惠性

   全县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5175人,其中,集中供养4390人,集中供养执行年人均3600元标准;分散供养10785人,执行年人均1870元标准,全年需发放五保供养专项经费3593.829万元,其中,县财政配套1502.163万元。全部实行“一卡通”打卡发放到户。

该县要求基层必须严格按照《颍上县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细则》操作,县、乡镇、村逐级建立档案和电子数据库,定期开展年审,死亡和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核销,做到动态管理。由于五保户大都年老体弱,集中在敬老院管理,便于做好生活保障、治病救急和安全防患,敬老院建设工作也一直是我县工作的重点。2006年以来,县财政每年都投入数百万元资金,6年来已累计投入4280万元建设资金,共维修新建农村五保供养机构72所,集中供养率从2006年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29%。今年还将在六十铺、垂岗、王岗3乡镇分别新建一所敬老院,每所各100张床位、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总投资330万元。已完成工程招标,开工建设,工期90天,预计在9月份主体工程完工。为了确保敬老院建设工程质量,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实行严格的“四制”、“六统一”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为了让五保老人住得舒心、开心,颍上县为每所敬老院配套多功能活动室、医疗保健室、食堂餐厅、淋浴卫生间等必备设施和彩电、风扇、衣柜桌椅等生活用品,院内绿化面积在30%以上,实现“环境园林化、住宿宾馆化、生活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人性化、饮食多样化”;为了让敬老院管理有序,配备聘用了专门的管护人员,将他们的工资报酬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安全管理。

该县还制定了五保供养水平逐年递增计划,减免五保户死亡火化费用,将“五保户”列为城乡医疗救助一类保障人员,参合费由政府代缴,并可享受200元以内的临时救助,确保五保户有吃、有住、有医、有穿,能够安享晚年。

完善转型 确保孤残流浪救助的合理性

经过调查摸底,颍上县共有孤儿558名,244名已经集中在社会福利院供养,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散居313名,每人每月保障600元。今年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220人次,已经发放救助资金10万元,并投资180万元建设了一座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的社会救助站。

孤儿是最困难、最弱小的群体,保障他们“生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壮有所用”是政府的职责。目前,全县已经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的孤儿管理工作制度和档案,孤儿生活保障经费全部社会化发放,并对原王家玉孤儿院进行政府全盘接管,成功实现“三个转型”。一是由封闭型向规范型转变。该县于2010年投入千万资金在西三十铺镇王家玉老孤儿院东不远的化桥村,建设了一座占地4088平方米,拥有三层公寓式楼房的社会福利中心。建成后全员接收了王家玉收养的孤残人员,全院现收养孤残儿童225人。福利院标准化设计,设施齐全,新的管理机制全部以孤儿的健康成长为目标,一改过去封闭脏乱的面貌。二是由受助型向福利型转变。新的福利院全部纳入政府保障范围,除每个孤儿每月1000元的保障金,县政府每年还投入150万元用于保障人员工资和办公支出。三是由供养型向成长型转变。孤残儿童“温饱”问题解决后,工作的着眼点便放在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上。每名孤残儿童建立健康检查记录,拥有自己的户籍资料,每间宿舍都安排专职护理员,每名孤残儿童均能享受到教育权利的保障。适龄儿童全部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院内现开设大小两个幼儿班,聘专职幼师2人;开设两个康复室一个特教班,实现康复工作常态化、多样化、生活化,确保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目前,福利院共有小学生25人、初中生9人、高中学生3人,去年还有3个孩子考上大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开展,随着民政民生工程的深入实施,颍上县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网络建设一定会更加科学和完善,困难群众得到的实惠也一定会更多更好。

  阜阳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

颍上县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高楠一大早晨光铺洒在金色的麦浪上丰收的

本报记者 高楠   5月27日一大早,晨光铺洒在金色的麦浪上,丰收的气息在颍上县江店孜镇农科村田头随风荡漾。   上午9时许,尽管离约定的开镰时间还有近一个小时,但临近的村民早已...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夯实民生工作基础 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