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综合治理,今日的中清河更加美丽灵秀。图为阜城中清河与南城河交汇处。
本报记者 张洪 摄
深秋时节,行走在安静的中清河畔,顾盼之间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婉和优美。从楚灵王开渠通商渠的古老传说,到“三清贯颍”的秀丽景观,从欧苏泛舟的波光潋滟到城市水系的改造提升,这条从阜阳南城河款款南行的古运河已经在颍淮大地上走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雨雪。
历史典故知多少
“北宋时期,欧阳修和苏轼就利用过清河排入颍州西湖多余的积水。此外,欧阳修还沿着这条河前往焦陂品尝美酒。”阜阳市地方志研究专家刘奕云告诉记者,有关清河文献可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据刘奕云介绍,阜阳地处黄泛区,在楚灵王之后的数千年间,黄河每次发大水都会裹挟大量的泥沙席卷一马平川的黄淮平原,曾经碧波万顷的颍州西湖就因黄河改道泛滥而大面积淤塞,一条小小的运河更难抵滚滚泥沙。由于排涝和航运的需要,历朝历代都曾对清河进行过疏浚。到了清代,渐渐有了“三清贯颍”的提法,其中,发源于阜城南门西侧的中清河就是最早的清河。
2002年,市委市政府实施阜城沟河塘综合治理工程,对南城河至一道河路(二环路)之间的这段中清河实施疏浚,并在两岸修筑了一千多米长的青石护坡和临水步道,同时,在两岸栽种了数万株景观苗木。自此,“三清贯颍”的美丽风景走出了历史烟云,来到了今人面前,成为阜城水系中的一道灵动之泉,既提升了城市宜居品位,又改善了市民生活休闲环境。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中清河的千年历史呢?10月27日下午,记者沿中清河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几乎没人能说清楚中清河的历史。“这十来年,中清河变得越来越漂亮了,住在旁边的居民都觉得很开心。”今年67岁的市民刘复兴家住中清河西岸的居民小区,每天要来来往往从中清河沿岸走很多趟。记者提起北宋时期就有中清河的历史记录了,他感到很吃惊,“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中清河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吗?”
一年四季皆美景
每天清晨,在中清河两岸的步道上,都有不少前来锻炼的市民,或行或止,呼吸着新鲜空气,游赏着满目的风景。
“早春踏青,盛夏乘凉,晚秋访菊,深冬望雪,一年四季都是美景。”住在清河路附近的市民吴立志几乎每天都要到中清河游园散步。他告诉记者,这里虽然地处城市中心,却能远离城市的喧嚣。每天早晨,他都要在河边的人行道上跑上几圈,这里的树木已经成林,还有不少鸟雀在林间鸣叫穿梭,人与自然非常亲近。到了晚上,他还喜欢到河边散步,呼吸清新空气,灯光也不刺眼。走累了,就坐在河岸长条木椅上休息一会儿,看河水从脚下缓缓流过,生活的烦恼自然就被带走了。
城南水系渐成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阜城内河综合改造工程,先后对东城河、中清河、西清河等18条河流进行了截污、清淤,并在河道两侧修筑护坡,植树造林,一条河水清洁、生态良好、人文厚重的城市景观长廊已成为阜城最美丽的画卷之一。“2002年以来,园林部门对城市建成区以内的中清河北段实施了改造提升,由市园林局内河管理处负责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一道河以南的中清河部分河段将随着城南新区的开发建设,逐步实现绿化美化。”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阜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年—2030年)》的要求,中心城区规划将秉承“三清贯颍”的城市文脉,以东清河、中清河与西清三河为主要脉络,梳理整合城区的主要水系,结合绿道系统规划,打造“北方水城”的城市意象。也就是说,一道河以南的中清河河段,将会在未来十多年间打造成中心城区的核心景观带之一。
当然,中清河还将与东清河、西清河一道,在城南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延伸出更多的城市湿地和景观长廊。
排涝灌溉主干渠
“中清河北起阜城南城河,绵延近百华里,到颍上县南照镇汇入淮河。除了城市景观以外,它还是淮河北岸一条非常重要的灌渠。”市文史研究专家刘奕云告诉记者,现在,人们在城里看到的中清河只是这条河流北部很短的一段,其于绝大部分都在城市以南的广阔田野上。
中清河往南是颍州区王店镇,再往南经过润河到达阜南县焦陂镇。当年,欧阳修就是沿着这条河前往九龙泉涌的焦陂品尝八月新酒的。然而,清河并没有因为诗意的栖居而停下前进的脚步,二是从焦陂东南奔漕口(今颍上南照)方向去了。“清河在我们这个地方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灌溉用渠,前些年润河发大水时,还可以通过这条河排涝。”颍上县南照镇洪楼村村民刘宝喜告诉记者,淮河两岸之所以是有名的鱼米之乡,离不开这些小直流引水灌溉。每年午季,淮河岸边的排灌站都要把汩汩清流通过清河这条重要的灌渠,输往两岸肥沃的秧田。这里的水稻也因为引淮河水灌溉,加工出来的大米色泽淡青、颗粒均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高,深受南方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清河两岸的一些集镇村庄把住宅建在了河岸的空地上,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成为河道治理的一块顽疾。以阜南县张寨镇华陀村为例,河道两侧的斜坡上建了不少“吊脚楼”,而楼下的河道里堆满了包括各种颜色塑料袋在内的生活垃圾。随着美好乡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的逐步实施,综合治理中清河沿岸的环境卫生已成为必然。沿岸居民希望,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清河,终将在时代进步中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郭晓林)近日,颍上第九届双集茶文化旅游节活动举行。 双集茶文化旅游节活动在舞蹈《共圆中国梦》中拉开序幕。戏曲小品《老鸳鸯婚介所》、舞狮子、滑稽杂技、相声《富贵谱...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