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记者冯启俊亩产斤近日经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组

来源:阜阳日报 2014-12-25 09:2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记者 冯启俊)亩产10350斤!近日,经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的专家测产,颍上县十八里铺镇张王村科技示范户王平修今年种植的11.5亩红薯,亩产达到5175公斤,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选取的示范点中位居前列,打破了红薯单产的全国纪录。

据悉,阜阳市属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地区,并在阜阳农科院设有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阜阳综合实验站。每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都在全国组织高产竞赛活动,由各示范地区报名参加,今年阜阳市选报了颍上、太和两个点参加竞赛。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阜阳综合实验站负责人、阜阳农科院甘薯室主任范泽民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看,颍上王平修竞赛点的产量居各竞赛点之首。

日前,记者来到张王村王平修家中,只见院子里堆满了红薯粉。“今年鲜薯市场价格0.35元/斤,四斤鲜薯可打出一斤粉,能卖到2元/斤。”王平修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张王村,王平修可是个远近闻名的科技带头人。在其家中,记者看到了一些写有“省农民创业带头人”“市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字样的匾牌。“我种了二三十年地,一直喜欢琢(农业科技,希望能给国家多打粮。”王平修告诉记者,去年他就参加过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在全国组织的高产竞赛活动,但成绩不是很理想。今年,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他应用了轮作换茬、增施肥料、合理密植、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最终实现高产。

为推广自己摸索出来的高产技术,王平修还组织成立了平修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175户,流转土地1000多亩,分布在周边三个乡镇,“今年,社员的粮食产量比普通农户的高出30%左右。”

红薯正常产量约3000多公斤,亩产鲜薯上万斤,这种模式能不能大面积推广?“技术上不是难题,这关键是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管理,说白了就是要用心种粮食。”王平修说。

新闻推荐

我叫吴辉现在是颍上县君喜悦良种猪繁育场的场长一年前

我叫吴辉,现在是颍上县君喜悦良种猪繁育场的场长。一年前,我还在繁华的大上海,经营着一家保利来物流公司。决定返乡创业始于2014年春节回来过年时,我了解了家乡的巨大变化,看到了返乡创业、实现梦想的...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记者冯启俊亩产斤近日经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